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大学频道>志同道合

生源危机倒逼高校转型

2015年06月04日 08:53:00 作者:赵婀娜 来源:人民网
招生进入“买方市场”,正可成为高校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倒逼高校的“质量与特色自觉”。
        招生进入“买方市场”,正可成为高校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倒逼高校的“质量与特色自觉”

      进入高考季,围绕这一当前中国最受重视的考试,呈现出两幅看似矛盾的图景。

      一边是考生和家长的“考试焦虑”:安徽毛坦厂中学陪考的父母们抢烧头香甚至引发火灾,“万人送考”的场景过两天可能还会在一些地方再现。一边则是一些高校的“招生焦虑”:有考生收到雪片般的招生广告,同质化的学校、专业描述让学生们无所适从。

      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5高招调查报告》,提供了一些“大数据”。报告显示,包括河南、山东、广东等地在内的多个地区,已连续4—5年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尤以二本与三本院校最为突出,个别地区超过10%的招生计划无法完成。

      “生源危机”背后,是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加速上升。近两年来,这一数据平均增长4%,2013年已达34.5%。入学率的大大提升,使得学生和家长的主动选择权大幅增加。“考上好大学”取代“考上大学”,成为许多家长和考生的最高目标。而高校从过去的“我选择”变为现在的“被选择”,其教育结构类型的不够合理、部分高校办学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同质化倾向严重等问题,就愈发鲜明地暴露出来。

      因为种种原因,近年来,一些高校在考虑自身定位时,出现了高层次、综合性、研究型的趋同追求。不仅本科院校朝着综合性大学迈进,高职院校也如此,导致的一个负效应,就是失去了自身特色。其中尤以地方院校最明显。以湖北为例,2013年全省67所本科院校中,有62所开设了英语专业,仅从设置的专业角度看,各校之间差别并不大。

      还有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顾自身定位和条件,什么热门就开什么专业。在2014年度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中,新增开设物联网工程等10个热门专业的高校,竟占申请新增专业高校总数的22%以上。

      凡此种种,使得高等教育机构出现了规模变大、学生变多,但质量却难以提升、文凭“含金量”不足的现象,带来招生难与就业难的双重压力。应该说,高等教育的普及,是我国培养高素质劳动大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但如果高校求数量不求质量、求规模不求效果,这样的目标将难以实现,甚至还可能出现一些人所说的“高教泡沫”。

      当前,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在全面启动,改革的指向是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这就使得一些高校的“生源危机”在未来几年或将持续,甚至更为严峻。换个角度看,招生进入“买方市场”,正可成为高校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倒逼一些高校推进综合改革,激发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效能,最终实现“质量与特色自觉”。

      优化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强化特色,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样的办学思路已提了多年,但似乎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期盼市场的自由选择,能够成为高校提升质量的驱动力,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真正“办出特色争创一流”。(LN)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张婷婷)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