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2月24日讯 今天,省工商局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华夏银行等五家银行山东分行签订“助企解困助发展”股权出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省工商局协助企业以工商注册登记股权出资,向5家银行抵押贷款,获得 1000亿元专用贷款额度,以帮助有资金困难的工商注册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去年 8月,我省出台《 公司股权出资登记试行办法》,在全国首开企业股权融资先河。通过“股权出资”,企业能够将沉淀的注册资本抵押给银行,重新获得流动资金,给寻求做强做大的企业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途径。
“股权出资”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作用更大。金融危机造成出口产品受阻,我省不少出口企业转而内销。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有 44%的纺织出口企业、26.7%的家具出口企业、近50%的食品加工出口企业由于外销市场萎缩,部分产品转而进军国内市场。据省外经贸厅有关人员介绍,由于出口产品订单与定金一般同步到达生产企业,企业一般不需大量周转资金。“企业转而内销后,一方面要培育市场、开辟销售渠道,一方面要增加库存周转期、积压大量资金,所以,企业对现金流的渴求就成了对银行贷款的渴求。”但是,对中小企业来说,从银行获得贷款并非易事。“跑了几家银行,都说没有授信额度,贷款很难。”山东北方集团董事长滕玉云告诉记者,后来,焦急的滕玉云找到了省工商局企业登记处,工作人员告诉她,可以注册登记股权出资,向银行抵押贷款,能够获得股权出资额 50%的贷款数。2 月 24日,滕玉云以山东北方集团2亿元注册登记资本出资抵押,获得工行山东分行授信1亿元。
记者从省工商局了解到,自去年 8月我省出台试行办法至今,已有 814 家企业通过股权出资出质、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等,获得借贷、担保融资1400多亿元。其中股权出资一项,融资额就超过400亿元。
股权出资融资业务因其风险小、收益稳,越来越受到银行追捧。工商银行山东分行行长沈荣勤告诉记者,股权出资是担保贷款的一种,正成为工行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华夏银行山东分行业务部总经理于义武表示,今年,华夏银行将拿出 30亿元授信额度,在山东省内迅速开展股权出资融资业务。截至目前,已有农行、工行等5家银行参与了股权出资融资业务,授信额度由去年的不足500亿元,到今年的上千亿元。
为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省工商局此次将全省 35.2万家公司制企业的 1.7万亿元登记股权,集中向中行等5家银行推介,银行承诺首期向省工商局拨出1000亿元授信额度。“ 有了银行专项授信,一旦注册登记企业出现资金需求,可通过出资、出质方式,在第一时间获得银行贷款。”省工商局局长李华理认为,股权出资不仅让全省上万亿登记注册的“死”资本活了起来,还能有效帮助上万家企业解决发展资金难题。
据介绍,近期我省有关部门还将出台促进股权出资、出质的政策措施,引导、推荐更多大中小企业办理出质业务。同时,探索以债权、采矿权投资和基金投资公司的登记,进一步拓展资金渠道。
(责任编辑:linyida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