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临沂9月10日讯(见习记者 孔红星 通讯员 朱文祥)为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近日,临沂市工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营造“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为目标,大胆突破以往条条框框的限制,以市场主体提出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制定出台了“关于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36条意见”。
扩大注册资本“零首付” 商家活动资金充足了
“以前是个体户,现在成了公司,与其他商家谈业务时底气足了,这得益于当前出台的好政策。”临沂琳达商贸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杨曼拿到营业执照高兴地说,生意比以往也好多了。
临沂琳达商贸有限公司,是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经营钢材和建材等商品的公司,原来是个体户,与其他商家谈合作时也收到一定的限制。今年8月初,临沂市工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制定出台了“关于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36条意见”,其中涉及到扩大注册资本“零首付”范围的内容。在办理业务时,临沂市工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工作人员向琳达商贸的负责人介绍了由个体升级为公司的好政策。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临沂琳达商贸有限公司正式注册,并于9月4日取得营业执照,这也是临沂市第一家注册资本200万元“零首付”的公司。同时,没有受到区域的限制,公司也不再是“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琳达商贸有限公司”。
杨曼说,以前与客户谈合作时,当得知是经济技术开发区个体户时,对方总有些顾虑。现在,个体户升级为公司,还“零首付”政策的获益者。“200万元的注册资本,可以购买60—100吨货物,这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是不小的业务。现在,注册公司时‘零首付’,这些资金可以为我们创造很大的效益。”
权力下放基层 放宽多项条件
记者从“36条意见”中注意到,主要涵盖五个方面的内容,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激发现代产业发展活力;服务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助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服务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助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挥综合职能优势,提升推动现代产业发展的整体效应。
为了让市场主体的准入审批更加方便、准入范围更加宽松,工商部门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作了深入探讨和最大努力地突破。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审批机关的,将权力下放到基层;凡是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一律放宽准入限制,切实做到“非禁即入”。可以归纳为“五个扩权,五个放宽”。“五个扩权”分别是,扩大县分局的登记权限,扩大县分局对内资企业集团的登记管辖权,扩大注册资本“零首付”的范围,扩大公司冠市名登记的范围,扩大开发区分局的登记权限。委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工商分局,以市局名义依法实施登记。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工商总局对开发区分局外商投资企业的登记授权,促进开发区各类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个放宽”是,放宽企业住所使用证明限制,放宽冠“临沂”行政区划企业集团的登记条件,放宽外商投资公司的股东或发起人资格,放宽境外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放宽临沂商城企业名称登记条件。同时,工商部门还在临沂商城国际贸易服务大厅增设了外资企业登记服务窗口,安排专人入驻办公,以实际行动促进临沂商城国际化发展进程。
“36条意见”体现三大特点 依法办事宽严结合
据介绍,这“36条意见”,突出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宽进便利。为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降低门槛,临沂市工商局坚持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对能放宽的政策,毫不保留地予以放宽;凡是基层能做好的事情,毫无保留地授权委托基层办理。第二,严管透明。在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制度、慎用强制和处罚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促进市场的公平交易、竞争有序。第三,依法办事。在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既放宽政策,又依法行政,做到了不触“高压线”,不留“后遗症”。
截至9月9日,被授权县分局已办理内资企业冠市名登记395家、登记市级企业集团4家;同时,有4家注册资本200万元以内的内资企业办理了“零首付”登记,有193家内资公司凭借放宽后的注册资本限额办理了冠市名登记,538家企业通过多种方式的企业住所使用证明进行了登记,1家企业集团通过新放宽的注册资本条件进行了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