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兰山李官土地"增减挂"项目让居住水平提前了30年

2013年10月23日 09:19 作者:庄红 李霞霞 臧艳成 张馨月 来源:大众网临沂站
这两年,在临沂市兰山区北部李官镇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快速矗立起9个“楼群方阵”。随着楼房一天天长高,周围村庄在一天天缩减,一幅“城镇化”目标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线条越来越清晰,色彩越来越艳丽。兰山区区委书记耿学伟说,这都是国土部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引发的巨变。

      大众网临沂10月23日讯(记者 庄红 通讯员 李霞霞 臧艳成 张馨月这两年,在临沂市兰山区北部李官镇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快速矗立起9个“楼群方阵”。从空中鸟瞰,如同九朵莲花盛开,让人们对这个“农业大镇”刮目相看。随着楼房一天天长高,周围村庄在一天天缩减,一幅“城镇化”目标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线条越来越清晰,色彩越来越艳丽。兰山区区委书记耿学伟说,这都是国土部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引发的巨变。

      “大手笔”打造“亮点工程”

      10月4日上午,在兰山区李官镇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区,记者偶遇来此调研督导的耿学伟书记。说起放弃节假日来到偏远乡镇视察,陪同的镇党委书记赵继恺说,耿书记简直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有空没空总是抽时间过来看看。“能不来嘛?日新月异啊!作为全国最大的‘增减挂’项目区,我们赶上了好政策,好机遇,更要好好把握,好好实施,把好事办好!”说话的时候,耿书记的脸上溢满笑意。

      李官镇辖49个行政村,1万6千余户,近4.7万人,耕地10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多数村落,自然形成。房屋低矮,道路崎岖,“空心”现象严重。若单靠自身发展,在短期内成为工业强镇、经济重镇,建起楼群“方阵”,实现“城镇化”,当地人说连想都不敢想。

      2009年10月,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兰山分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审时度势,决定从申报“大型”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入手,开启李官镇发展的“破冰之旅。”思路一出,就得到了时任兰山区区长耿学伟的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提出要作为“一把手”工程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把这项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一体化结合起来,变成撬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总抓手。

      随即,兰山区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按照“合村并点、整镇推进”的工作思路,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将全镇规划建设为玫瑰湖、莲花山、向阳河、蒙河苑、桃花源、云泊湖、沂蒙湾、沂河苑、镇驻地小城镇规划区9大社区,拆迁总面积11553亩,安置总面积5349.25亩,新增耕地6084.3亩,共需建设居民楼489栋,建筑面积310万㎡,估算总投资20多亿元。

      好风凭借力。李官镇也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总指挥的项目实施指挥部;区直有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配合李官镇组成宣传、拆迁、安置、资金、稳定等工作组,实行集中办公,形成了上下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项目区也以前所未有的“李官速度”于5月17日正式开工,全力以赴将该项目区作为全市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突破点、示范点、新看点,做大、做优、做特、做快、做稳。

      全区经济发展的总抓手在哪里?撬动经济发展杠杆的支撑点在哪里?耿书记的回答就是增减挂钩政策。它为兰山区作为全市‘两型’社会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区搭起了平台,为新农村建设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更为未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腾空”出项目落户的土地。和个别地方为追求经济利益不同,耿书记明确表态,增减挂项目实现的政府收益,区委区政府不会分一分钱的羹,要全部用在项目区,能让农民少拿一分钱是一分钱。

       “除了修路,区里几乎把所有的财政收入都投入到了这里。同志们加班加点、没白没黑,干到目前这个程度,我们很欣慰,但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等到明年,所有的社区都建好,村民们上了楼,土地复垦完,你再来看看,可以说是一派‘田园都市’风光,你会爱上这里的。”李官镇党委书记赵继恺,说起话来,也是喜形于色。

      10月4日上午,耿学伟书记等一行走访了施工进入“收官”阶段的云泊湖社区、马上要入住的莲花山社区等,对包括路面、绿化、管网铺设等在内的建设工程悉心问询、指导。

      他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政府投资了大批资金,算经济账肯定是赔本的、贴钱的,但我们算的是‘政治账’,项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不久党和国家就给老百姓许诺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提前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有人说,李官镇的‘增减挂钩’项目,起码让全镇群众居住水平提前了30年。国土资源部门出台的这项政策,极大地助推的“城镇化”的进程,也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最好的结合点。

      常务副区长顾文明说,在此之前,我了解到的土地“增减挂”,只是一项国土部门的业务工作,但李官项目,首先实现了由农民变市民、由瓦房变楼房、由农村变城镇的三个转变。因为有‘增减挂’,兰山区在全省30强排名中,位次不断上移。作为全国最大的项目区,预计可以结余6000多亩土地指标。有了这些指标,兰山区启动了白沙埠滨河片区和义堂西部新城等片区的建设,可以说,增减挂这个支点,把兰山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全方位”塑造“民心工程”

      今年的国庆节,家住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玫瑰湖社区的李洪军大爷特别高兴。节前,儿子李长金结婚,住的是刚刚分到的三室一厅的还建楼,是用老家瓦屋村的旧房子“换”来的。节后,小两口双双外出打工。瓦屋村旧址已被整成耕地,下步流转出去光等着拿钱就行了。

      “草房换楼房,有地不种地,做梦都没想不到的好事,让我这辈子摊上了!”玫瑰湖社区60岁的李洪军也面露喜色。94岁的李尊奎说,以前住草房,现在住楼里,晚上不用去外边上茅房了,还能洗热水澡,享福了,还有学校、图书室、棋牌活动室,得好好活着。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搬新家娶新娘的也大有人在。记者在小区里转悠,时见大红的喜字贴在楼门口及窗玻璃上,与楼下晾晒的金黄玉米、乳白色的花生等,形成了一派“别样”的风景。

      “楼下晒粮食肯定不合适。这样的风景不是我们想要的。让农民居住在农村,生活在城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要来个转变。对此,我们早有规划,要建配套粮库,为农民免费储存粮食。还有农民创业园、生态养殖园等,给上楼后的农民设计好未来。李官镇党委书记赵继恺说话的功夫,随手递过来一本《临沂兰山李官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宣传手册》。记者看到,手册印着全镇9大社区分布图和社区的简介、详细规划图及单体效果图和户型平面图,每个社区包括的村庄、户数、人口,旧村拆迁总面积、安置总面积、增加耕地亩数等,一目了然。每个社区楼房分布及道路、广场等又不尽相同。

      “做出特色,把建设与当地历史、文化、自然相结合,做出风格,成为临沂市和兰山区的品牌,打下‘李官烙印’,这是上级领导要求的,也是我们遵循的。现在,这个‘烙印’已越来越深刻地在项目区内凸显。”赵书记说话的功夫,记者在宣传手册上又看到了诸如“新社区建成后,历史文化的传承应该如何延续”、“群众的粮食如何存放”、“拆迁补偿办法”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一问一答,简明扼要。

      为了“居者有其屋”,兰山区在实施李官土地‘增减挂’项目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弱势群体和困难家庭。规划时就提出了“根据‘一户一宅’的规定,按照实际人口数以每人30平方米的住房标准进行还建”的思路。无论贫富,无论是草房、瓦房还是楼房,只要是当地村民,都能保证有楼房居住。对家庭困难户,还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利好政策得人心,在所有具备入住条件开始搬迁的社区,都出现了村民连夜排队领号、交款选房、快速搬家的繁忙场面。

      赵书记说,所有的工程,我们都尊重民意,每一个步骤,都请老百姓参与,并且根据大家的诉求,不断改进和完善。针对大家上楼后存在的现实问题,他详细介绍了“五个一”配套工程的设想和进展情况。他说,目前,大部分社区内,强电、路道、绿化等基本完成,污水处理厂已正式启动建设。接下来就是粮食储备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民创业园、生态养殖基地、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审批与建设。

      “粮食储备库,准备和区粮食局共同来建。既能完成国家储备的任务,还能为老百姓储存自种自收的粮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农机服务,存放农具等。农民创业园,就是把以前分散在各村的家庭作坊及手工生产者吸引进来,集中从事加工生产。生态养殖基地,除了吸引大规模的养殖户,个体养牛养羊的,晚上牵进来住宿,早上领出去放养,少收点管理费,还可以聘请一些有养殖经验的老农来做管理员,增加他们的收入……”说起这些,赵书记也是侃侃而谈,“时机成熟后,组织土地流转,帮村民把土地“入股”到种植养殖企业,每年有固定收入。中老年人包括妇女可以进去打工,再挣一份钱。我们匡算过,全镇4万7千人,除去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人们完全可以在镇内及周围新引进的企业里就业,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这是‘增减挂’项目带给我们镇的最大红利。”

      临沂市兰山区青春农业合作社经理杨青春告诉记者,他们利用农民流转的土地进行有机蔬菜种植,已经初具规模,蔬菜销往省内外,还安置了当地的一大批农民。现在,大家白天在大棚里干活,晚上回楼上睡觉,还能洗上热水澡,有收入、有好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地方从事生产太好了。临沂市欣月园林绿化工程公司总经理傅洪金2010年从市里到这里创业,流转来的700亩丘陵地上,种满了大树小苗。下步将流转更多的土地,扩大种植面积,四季有花,三季有绿,发展生态旅游,让李官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临沂后花园”。

      谈到李官镇的今天和将来,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兰山分局主要负责人说,我们主要做的工作就是研究好政策,把实施增减挂钩这笔账算的清、汇报的透,最后让决策者敢于下决心、实施者有信心、项目区群众安心、放心,尽到了我们国土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初审编辑:韩筱   责任编辑:赵国秀)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