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全国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研讨会在临沂召开

2013年11月01日 07:53 作者:刘青 来源:大众网临沂站
10月29日至31日,全国革命老区(临沂)红色旅游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融合发展理论研讨会在临沂市举行。本次研讨会主要为进一步加强沂蒙党的群众路线观教育基地建设,有力推动临沂红色旅游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融合发展。

      大众网临沂11月1日讯(记者 刘青)10月29日至31日,全国革命老区(临沂)红色旅游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融合发展理论研讨会在临沂市举行。本次研讨会主要为进一步加强沂蒙党的群众路线观教育基地建设,有力推动临沂红色旅游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融合发展。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家旅游局、国家红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代表及有关媒体记者约70人齐聚临沂,共同为临沂红色旅游的发展献计献策。研讨会期间,与会嘉宾先后对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八路军115师暨省政府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进行了考察。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沂蒙精神是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临沂市最具优势的软实力,它不仅是沂蒙人民也是山东乃至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老区人民在全国树起的一块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政治品牌。

      与会专家分析认为,当前临沂市经济社会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如何将发展红色旅游同弘扬革命传统、加强党性教育相结合,同当前全党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相结合,以红色旅游产业弘扬革命文化,以红色精神感召、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带动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已成为日益紧迫的任务。此次高层次理论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提升沂蒙党的群众路线观教育基地建设和沂蒙红色旅游发展水平意义重大。

      专家观点 

      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罗迪辉: 

      临沂红色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个成功典型 

      在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临沂市注重推进红色旅游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乡村休闲等各类旅游的融合发展,培育形成了一批红色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满足了多样化的旅游市场需求。比如,孟良崮旅游区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结合,依托国家级森林公园资源,在山上开发建设了滑索、滑道等游客参与性项目和大型游乐设施,极大增强了景区的功能,提升了景区的品位;又如,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省政府成立诞生地在完成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庄园文化和民俗文化,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古镇庄园,真实再现大店庄氏庄园厚重的科举文化和建筑风格,将形成集红色休闲观光、历史文化展示、民俗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地。

      根据主要红色旅游景区多位于乡村的优势,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比如,蒙阴县依托蒙山和孟良崮景区,发展农家乐旅游接待村56个,2011年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3余万人次,经营收入2400余万元。

      在红色旅游线路的策划设计上,将红色旅游景区与蒙山、滨河等生态景区、沂水地质奇观旅游区、智圣汤泉等旅游景区、竹泉村等乡村旅游景区等完美串线,推出了“红、绿、古、俗”产品交相辉映的沂蒙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使游客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又真切感受到了沂蒙老区的秀美山川。

      山东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国忠: 

      临沂有实力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知名品牌 

      临沂有实力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知名品牌,临沂红色旅游的品牌已经打响,进一步优化红色旅游发展布局成为临沂红色旅游未来发展的重点。

      根据按照《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临沂将突出构筑“一心三线七区”的红色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即以临沂市区为中心,以战争线、支前线、政权线三条线为轴,打造华东小延安旅游区、红色首府旅游区、滨海传奇旅游区、英雄孟良崮旅游区、红嫂家乡旅游区等七大经典旅游区,加快把沂蒙老区建设成为集传统教育、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国内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同时,加强精品景区建设,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坚持红绿结合、商文旅结合,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有机融合,与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全面提升景点景区的建设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争取所有景区达到国家A级旅游区和国家、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标准,使更多的景区进入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行列,力争用3至5年时间将沂蒙红色旅游打造成为华东红色旅游的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知名品牌。

    (初审编辑:庄红   责任编辑:孔红星)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