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加快发展农村 临沂培训10万新型职业农民

2014年01月15日 08:21 作者:付茜 陆秋蒙 来源:大众网临沂站
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加速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辟了广阔空间的同时,也产生了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现象,解答好中央提出的“地怎么种、谁来种”问题已经很迫切。对此,14日的会议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不断扶持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加速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辟了广阔空间的同时,也产生了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现象,解答好中央提出的“地怎么种、谁来种”问题已经很迫切。对此,14日的会议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不断扶持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地谁来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会议指出,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民职业化。没有农民的职业化,就没有农业经营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农业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就难以持续提高。要积极争取我市整建制列入全国职业农民培训试点,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力争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让一大批种田高手、农机作业手、科技带头人、营销经纪人、农业经理人活跃在农村,让一大批有知识、有愿望、有能力的人投身农业。

      另一方面,要引导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各展所长、共同发展,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合算的事。力争新增工商注册农民合作社2000家,每个县区重点培育100个示范社。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开展资金互助,由生产合作向信用合作拓展,有效解决农村贷款难、融资贵的问题。

      地怎么种?推进规模化经营

      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起点,只有规模经营,才有可能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和机械化、水利化。

      据农业专家推算,从事粮食作物生产,家庭经营规模在100亩左右,才能有较好效益;规模经营超过100亩,可以增加耕地面积6%至8%,提高单产10%左右,通过生产资料集中采购、机械作业等,可以降低成本20%左右,节本增收作用明显。

      会议指出,要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要素高效有序流动中,加快构建一般农户集约化生产、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加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格局。工作中,把握好三个关键问题:坚持家庭经营这个基础不动摇;妥善处理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随着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逐步推开,一些原来被掩盖的问题势必会集中显现出来。比如,随着测绘精度提高,多测量出的土地怎么办?农民通过开荒或整理废弃地形成的土地怎么办?原来由集体企业、学校、卫生院等占用,后因关闭或撤并腾出来的土地怎么办?已经放弃土地的人回来主张权利怎么办?……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我市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对于多出来的土地,要尽可能地确权给农户,坚决防止以壮大集体经济的名义把土地向村委会集中。

      “二元结构”怎么破?加快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最终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让转移的农民安定下来,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让农业经营者职业化、有保障,产业才能协调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才会真正地朝一体化方向发展。

      会议指出,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开展“新型城镇化提质加速行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建设用地高效化,建设和管理现代化,确保城镇化率达到55%。

      坚持规划先行。合理确定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规模,优化城镇空间形态;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争取用两年时间完成新一轮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科学确定农村新型社区和村庄的空间布局、人口规模,加快形成全覆盖的城镇规划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按照一镇一品、一镇一业和“镇园一体、产城融合”原则,抓好重点乡镇产业培植,着力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的特色镇,继续推进扩权强镇。推进“两区同建”,合理确定社区和园区建设模式。

      建设美丽乡村。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古典风韵、山水生态、红色风情等元素,融入“生态沂蒙山”建设,打造独特魅力的美丽乡村。着力优化乡村环境、完善配套功能、健全长效机制。

      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市管理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包括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工作、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强化扶老助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

      记者 付茜 实习生 陆秋蒙

    (初审编辑:庄红   责任编辑:邓梦娇)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