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葱姜蒜薹价格走势图一览(注:以上价格均为地头收购价)。
你扬我抑年复一年,“姜你军”遇上“葱倒倒”、“薹低迷”并非偶然
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葱姜蒜“三国杀”正在上演。一斤生姜10元钱,零售身价远高过五花肉,“姜你军”正汹汹来袭;而蒜薹则新货丰收在即,陈货却仍堆满冷库,蒜商每斤最少净赔1元多,“薹低迷”已初现端倪;一蹶难振的还有大葱,去年岁末,面对1元一斤地头收购价葱农还惜售,而今一级品能开出每斤0.8元,葱农则争着往外抛……
“姜你军”怪相:收购价创出15年来新高
14日是农历三月十五,兰陵县大仲村镇迎来热闹的春季山会。一大早,“姜经纪”索志林就驮着从沂水收购的大姜来贩卖,可吆喝一上午却没卖出去多少,“问的人多,买的人少,一听外地姜售价还7元一斤就吓跑了,只怪姜价太高。”
谈起今年来势汹汹的“姜你军”,索志林连呼“15年来未遇”。“去年兰陵产鲜姜刚上市时,收购价就创出近三四年来的新高,3元一斤还遭疯抢,我抢购了两万斤存入窖子。”索志林说,随着姜价一路看涨,自己按捺不住陆续进行了抛售,“当时觉得每斤4.3元左右的售价已超乎想象了,到今年正月二十前后,我抢收的两万斤就卖光了。现在想来却是追悔莫及,如今兰陵产姜价都涨到7.6元一斤了,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守着历史高价却无货可卖。”
为了抢搭“15年来未遇”好行市,索志林趁着姜价上涨,从外地收购了几车姜转卖,“因为本地姜所剩无几,一天都收不到一车,于是我就从沂水收购了4000多斤,但是那边姜的品质比不上咱本地货。”索志林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一袋姜,“姜都不是大块的,而且还带有很多泥沙,收购价却跟着水涨船高达到每斤6元,刨除晾晒清理的损耗,成本就达7.26元一斤。原本想卖7.5元却无人问津,今天赔钱降到7元出售仍是卖不动,只怪品价难符。”
“前两天,有朋友贩了一卡车25吨生姜到上海,千里辛苦只赚了40元钱,但他至少没赔钱,而我这数千斤姜卖完至少得赔2000元。”言谈之中,在索志林等姜贩看来,“姜你军”袭来,姜农受益匪浅,囤姜者也分到了一大杯羹。
姜价创造历史极值,带来的最直接反应就是姜农扩种热情高涨。眼下种姜时节将至,记者在地里见到了正忙于平整土地的姜农邱中金两口子,而他们则在为抢不到姜地而烦恼。“去年地租一亩才600元,眼见姜价翻番,今年少了800元别想包到地,有人甚至出价到每亩900元到处找地。我勉强包到了6亩地,比去年少多了。”
“薹低迷”惨痛:个别“炒薹团”赔了上百万
在蒜薹主产区之一的兰陵县磨山镇河套屯村,当地有名的“蒜经纪”刘朝新开着价值30万的新车路过地头,都会引来人们羡慕的眼神。“我去年农历10月趁着蒜薹价高,将收储的上百万斤全部抛售,并把握住了大蒜行市,未入库就高价转手,不仅成功避险还赚了一部车。”14日,刘朝新向记者道出了令别人羡慕的原因。
然而谈起惨痛的“薹低迷”时,刘朝新仍唏嘘不已,“去年蒜薹价格涨声一片,草薹子开秤即卖出2.4元一斤的高价,并一路涨至近3元。而笨薹子则2.8元一斤起步,遭疯抢时每斤卖到了3.4元。然而高价收购入库后,行情却是急转直下,全国各大市场都出现高价滞销的局面,到如今兰陵县本地很多冷库里还堆满了未卖出的陈货。”随后,刘朝新算了笔账,去年“炒薹团”平均收储价格开到3元一斤,冷库租赁费每斤约1元,贷款炒作蒜薹的银行利息均摊到每斤还有0.5元,合计每斤蒜薹出库成本就到4.5元。可就在本月初时,出库价已跌至3.6元,“我有朋友存了两个冷库约110万斤蒜薹,攥在手里原本想等价格合适再卖,如此算来已赔了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