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大批的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他们进入社会面临的第一项挑战就是工作。在就业难的这个社会大背景下,很多毕业生都早有了危机意识,在刚上大四时,就有不少毕业生纷纷找到一份“保底”的工作。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工作经验,但更重要的是作为毕业生跳槽的跳板。专家认为毕业生找保底工作既不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又加剧了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
毕业前,先找个工作“保底”
马上要毕业了,潍坊科技学院大四的学生刘明明并没有太着急去找工作。在这个被誉为“毕业季”的季节里,同学们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找工作,而对于刘明明来说,他的工作是从去年开始的。
2013年9月份,刘明明在市区找了一份与专业比较对口的工作,月薪2000元左右,虽然这对于还没出大学校门的他来说不算低,但年后,他还是辞了职。“大四下学期的事情比较多,写毕业论文、论文答辩等等事情特别多,请假也不容易,而且工作了大半年,对工作也了解了一些,再找工作相对容易些,所以就辞职了。另外,也得开始准备事业单位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了,毕竟找工作还是以这些为主,体制内的工作相对稳定一些。”刘明明说,在他眼里,自己未来的工作前景远比月薪更重要,而这份工作,更像是自己的“试验田”,一旦有更好的机会,“我肯定会离开公司”。
像刘明明这样抱着同样想法的并不是他一个人。青岛理工琴岛学院大三学生小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现在是大三,暑假开学后我就大四了,大四基本上没课,所以今年暑假我就要开始找工作了。先找一份工作积累一下经验,最好是跟专业对口的,要是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好找,那就找一份福利待遇不错的工作作为保底,万一毕业以后工作难找,就会一直干下去。现在的工作实在太难找了,不在毕业前先找一份工作,毕业时心里都不踏实。”他还告诉记者,即便找到工作,他也会参加各类公务员和事业编的考试,因为父母觉得这样的工作比较踏实、稳定。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一些大学生主动早早踏入职场,“不管怎么样先找份工作‘保底’,到时候有更合适的机会再跳槽”成为毕业大学生的普遍共识。
“就业这么难,怎么能不保底?”
为什么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都钟情于找份“保底工作”?“就业这么难,怎么能不保底呢?”面对记者的问题,刘明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刘明明口中的“就业这么难”有充分的数据证明。据报道,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对于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同时,毕业生对工作的要求高,为求稳而找的保底工作很难满足他们对于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需要,但是他们又无法在求职中做到一步到位。于是,在残酷的就业现状和美好的就业梦想之间,一个过渡性的跳板——保底工作便应运而生。
对于“保底工作”,刘明明和其他人的看法以及打算极其相似。“毕业前找工作,避开就业高峰期,工作相对好找。所以先找一份相对不错的工作,就业一段时间后,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时就会选择跳槽,即便是违背就业时与劳动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也在所不惜。”
要跳槽便会涉及违约,对这一问题,临沂大学商学院大四学生小朱表现得很无奈,“我们也不想随便违约,但是现实让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了好工作,谁不想去呢?”
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支持“保底”
家住北园路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女儿今年大学毕业,目前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如果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他十分支持女儿跳槽。“毕竟毕业前找的工作没有经过认真的考察,从长远角度来说,还是不尽如人意。所以,等她工作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经验,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后再进行二次择业也是很有必要的。”
张先生还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就要为儿女的未来着想,不奢望她能成龙成凤,但还是希望她能找一份相对稳定、不是太辛苦的工作,“这样她的未来才有保障!”
但也有家长不同意张先生的说法。市民刘女士女儿前几年毕业,毕业之初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当时都几个月没发工资,但孩子还是坚持下来了。”几年过后,因为女儿的坚守,如今女儿在这家公司成长为人力资源总监,工资收入和工作环境都有了极大的改变,“成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碰到所谓的‘好工作’就跳槽,谁敢保证现在的好工作以后不会变成坏工作?”在刘女士看来,“对企业的忠诚以及对工作的坚守”远远要比“跳来跳去”的好得多。
“我们不喜欢当‘备胎’”
“我们公司不爱用应届毕业生,更不喜欢被别人当做‘备胎’。”就在家长与毕业生对找保底工作各抒己见的同时,用人单位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临沂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刘主任告诉记者,公司每年都会招聘一批人才,以前他很愿意招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应届生的可塑性更强一些,并且工作热情高,也能吃苦。但是后来他发现很多应届生往往干不了多长时间就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提出辞职,部分优秀的毕业生辞职后跳槽到其他公司,这对公司造成不小的损失。所以,现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他选择应届毕业生都会很谨慎。
对于毕业生找保底工作,刘主任表示非常理解,每个人都有选择工作的权利,选择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条件更优越的工作无可厚非。但是,频繁跳槽的毕业生往往会被质疑工作能力,不会被企业重用。“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经理,我能理解大学生们的想法,但并不代表我能接受他们的做法,因为没有一个公司愿意做‘备胎’,而对企业的忠诚度,是每一个公司的最基本要求。”
“因为应届生充满太多的变数,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可能是给对手培养的。这就是我们不喜欢应届生的原因。”在采访中,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都表达了相同的看法。而当这一看法成为很多企业的共识的时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找保底工作不能
等同于频繁换工作
对于应届毕业大学生找保底工作,临沂大学宣传部的苏老师认为,学生找保底工作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方面,学生的工作能力很强,目前的工作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但是应届毕业生选择工作的机会不多,毕业初期找到的工作很难称心如意,所以不得不将保底工作作为跳板,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太过浮躁,眼高手低,缺乏实践,能力不强,所以只能通过找保底工作保障毕业后的收入来源。
苏老师表示,大学生找保底工作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每个学生都需要一个从学生转换为社会人的角色过渡期,并且通过找保底工作,学生可以考察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价值。因此,保底工作是有必要存在的,“谁都不能保证毕业找工作能够一步到位。”
但是,找保底工作并不意味着需要频繁换工作,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并不看好经常换工作的学生,因为这会让用人单位质疑学生的工作能力与人品素质,而这两项又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此,尽量不要频繁换工作。”苏老师表示。
对于在校大学生,苏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建议:第一,在学校要认真学习,把专业基本功学扎实,提高竞争力;第二,利用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和寒暑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实践经验;第三,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份工作,要通过努力与付出做出成绩,争取成为工作领域中的佼佼者。
从事多年人力资源工作的刘主任也建议毕业生在工作中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千万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对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不利。
见习记者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