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环保部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山东签署的责任书明确提出,2014年底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颗粒物排放自动监测系统建设。
如今,临沂即将代表山东省接受国家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系统检验和综合考核。迎淮的各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自动监控系统也正在默默地给水质和大气“把脉”,这些机器设备24小时“睁大眼睛”担当着监督员的重任。这些自动监控是如何工作的,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记者23日进行了探访。
废水监测,2小时一上传数据
临沂污染源排放自动监控工作始于2005年,至今已经开展9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重点监管污染源及污水处理厂154家,175个监控站点纳入自动监控平台,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
23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山东三维油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污水排放口北侧有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小屋,不允许公司人员进入,只有第三方运营公司的巡检员掌管着钥匙。这个“神秘小屋”就是自动监测站房。
自动监测站房内有COD水质自动监测仪和氨氮水质自动监测仪两台设备。数据显示,当时COD为10.9mg/L,氨氮为0.68mg/L,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在氨氮水质自动监测仪上方,还有一个黑色长方形仪器,上面标注着数据采集输出装置。
临沂市环保局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废水监测项目2小时一上传数据,自动监测设备可以自动获取样本进行监测,监测出具体的数据传输到监控平台,废水是否有异常,在环保局的监控平台上就能一目了然。
该工作人员对自动监测设备进行了进一步地解释,她说,自动监测可以有效弥补人工监测的不足,人工监测只能监测到当时的取样,没办法持续,如今的自动监测废水项目2小时一上传数据,可以有效确保监测的持续性。
废气监测,1分钟一上传数据
“废气监测项目可实现1分钟一上传数据。”23日上午11点,临沂市环保局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带领记者,来到华能临沂发电有限公司。这里共有6个机组,2013年8月份实现自动监测数据单机组上传,每台机组均在烟道上安装一台烟气自动监测设备。
记者看到,在烟气连续监测系统仪器上显示,脱硫前二氧化硫为4404毫克/立方米,脱硫后二氧化硫为144毫克/立方米,远远低于200毫克/立方米的标准,氮氧化物为46毫克每立方米,也远远低于100毫克/立方米的标准。
工作人员介绍,对于大气的监测,主要是在烟道上安装采样探头,这个采样探头离地面大约22米,通过抽取企业外排废气,对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监测站人员会定期对自动监测设备进行人工比对。
在自动监测采样位置同一平面上预留有人工监测采样口,通过人工手动监测所得数据与同时进行的自动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如二者相差不大,就说明自动监测的数据是正常的,如果数据误差超出规定的范围,则需要对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检查。
市环保局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说,自动监测的数据是公开的,市民登录环保局官方网站就能看到各个监控站点排污情况。随着自动监控手段的应用,环保部门能够实时掌握企业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督促企业及时检查排污设备,实现达标排放。
记者在华能临沂发电有限公司监测中心站看到,自动监测平台上面能够看到每个污染源的排放数据,而这些数据与临沂市环境监控中心以及临沂市环保局网站上的信息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全部是同步的,一旦出现超标排放的问题,数据就会第一时间传递出去。
第三方运营,确保数据不掺假
记者了解到,目前临沂所有的自动监测设备均实现第三方运营,企业无监测站房钥匙,不允许进入监测站房。运营人员除正常的设备维修外,每周至少一次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维护。同时,市监控中心不定期地对全市设备进行巡查、比对,监督、督促运营公司的工作。
据介绍,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由企业购买,第三方运营。自动监测设备和脱硫设施等除污设备性质一样,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环保设施,因为监测数据是环保部门监管的一部分,因此从国家到地方,企业和环保部门都不能直接管理自动监测设备,需要委托第三方管理。
记者注意到,每到一处,第三方运营工作人员打开站房门,第一个走进去,其他人员都走出站房后,他又是最后一个出来,锁上门后还不忘仔细查看一遍。
保管自动监测站房钥匙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手里的钥匙和普通钥匙有些区别,安全性能是普通钥匙没法比的,这也有效排除了其他人员进入站房修改数据的可能性。
另外,市环境监测站每季度对省控以上污染源、污水处理厂的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比对监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临沂市环保局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说,监控中心人员全天候对数据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数据及时通知第三方运营公司,维护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调查,确认为设备故障的及时维修;确认为企业实际超标排放的,反馈至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报局领导及监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自动监测对企业来说是‘监督’和‘服务’两个作用。”临沂市环保局工作人员称,企业也可以根据数据调整自己的治污设施,但是也不敢再在排污上打马虎眼,因为这些数据都是实时传出的,一旦出现变化,各个部门第一时间就能知道。(吴慧 赵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