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调查:打车软件补贴结束 临沂市民多数放弃使用

2014年05月19日 08:24:00 作者:陈牛 来源:大众网-沂蒙晚报
18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数十位临沂市民,对于打车软件补贴的取消,人们的反应不一。部分市民表示,现金补贴取消后,降低了使用打车软件的积极性,更倾向于乘坐公交或街头招手拦车。不过,刚需用户仍是打车软件忠实的粉丝。

      17日零点起,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正式取消了“打车立减”乘客端的补贴活动,这也宣告了持续了4个多月的“烧钱大战”结束。进入“零补贴时代”的打车APP行业,乘客和的哥们的反应如何,是否还会继续使用呢?同时,取消了补贴的打车软件,未来的路在何方?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致电删除)

      调查

      市民:补贴是动力,有部分铁杆粉丝

      18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数十位临沂市民,对于打车软件补贴的取消,人们的反应不一。部分市民表示,现金补贴取消后,降低了使用打车软件的积极性,更倾向于乘坐公交或街头招手拦车。不过,刚需用户仍是打车软件忠实的粉丝。

      “以前补贴高的时侯,每天只要几块钱就享受了‘车接车送’的待遇,即便是赶上高峰期不好打车,加个5元的小费也仍然划算。不过,后来补贴降到5元内以后,我只是赶不上公交车时才会去打车。”于女士说,补贴的减少和取消,让她打车的兴趣低了不少。对于收入不丰厚的她来说,现金补贴才是打车的最大动力。

      “对于我们跑业务的来说,补贴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方便,早下单,走到门口车就到,手机支付不用零钱,我还是会持续用下去。”市民刘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对于比较依赖于打车的市民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实用性和便利性。

      的哥:接单明显减少,少数想卸软件

      从17日开始,嘀嘀和快的取消了对乘客端的补贴,不少的哥表示,已经明显感觉到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减少了。“以前打车软件叫个不停,一单接一单的,这两天明显不如从前了。”出租车司机段师傅说道。18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出租车司机,大部分司机表示,即使司机端的补贴也取消还是会考虑继续使用打车软件,也有少数的哥表示,随着使用软件打车乘客的减少以及将来补贴的取消,可能会考虑不再使用打车软件。

      的哥们表示,使用打车软件并非单单为了补贴,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司机和乘客双方都获得了便利。“在我看来,叫车软件还是很方便的,我一般两个打车软件都用。”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说,虽然这两天明显感觉到叫车的乘客减少,但是已经习惯了打车软件的他不会卸载,软件在减少空驶率、避免现金交易等方面的确带来不少便利。

      “虽然我还是开着打车软件,但只有遇到合适的单才会接,比如远地方的,或者非高峰期时段。”出租车司机李师傅表示,如果将来取消了司机端的补贴,或者用软件的乘客变少,他可能会卸载软件。“毕竟还要花流量嘛!”

      司机姚师傅则表示,开着车还得盯着手机,不大安全,而且白天不缺活儿,用不用打车软件已经无所谓。“不过有补贴的时候我还是会接的,先把那10单补贴赚到手。”

      记者体验

      避开高峰期,打车软件更“灵通”

      16日下午,记者尝试使用打车软件从新闻大厦乘坐出租车前往人民广场。下单后,几分钟仍没有司机接单,而软件中却显示周边有几十辆出租车。于是,记者取消后又重新下单,结果仍是长时间没有人接单。如此反复了三次,才有一位司机接单。“我刚送一位乘客到附近,正好碰上你叫车,顺路我就接单了。这时候正是高峰期,不好打车。”司机郑师傅说道。

      郑师傅告诉记者,在高峰期时段,司机接单的并不多。“本身路上打车的人就很多了,哪还顾得了用打车软件的,要是有顺路的,可能会接个单。”郑师傅表示,虽然高峰期软件叫车并不十分好用,但非高峰期尤其是晚上软件叫车还是非常方便的。

      正如郑师傅所言,避开高峰期,用软件打车似乎确实容易些,17日晚上10点左右,记者在临沂书城附近使用软件打车,下单后没过十几秒,就被司机抢单。“晚上用打车软件还是比较方便的,特别是10点以后,单还是很抢手的。”的哥说。

      嘀嘀、快的回应

      几乎同时宣布取消补贴,是巧合还是默契?

      从相隔一天宣布补贴缩减到相隔半天宣布补贴延期,再到相隔十几分钟宣布补贴取消,快的与嘀嘀这对打车软件行业里的老对头在16日似乎成了好兄弟。对此,嘀嘀和快的公关负责人均表示,双方这种策略上的同步并没有提前沟通运作过。

      嘀嘀打车总部公关负责人薛帅称,我们并没有提前沟通,但这可以说是一种巧合,也可以说是一种默契,大家可能都感觉时机已经成熟了。嘀嘀其实是愿意和快的一起为创造更好的出租车移动环境而服务的。

      快的打车总部公关负责人叶耘称,这个并不奇怪,因为本身作为同一个行业中的企业,大家面对的情况是差不多的,同时发布信息或许是一种巧合吧。

      突然取消补贴,是钱烧完了,还是战略转移?

      在得知现金补贴取消后,一些网友和市民猜测,嘀嘀和快的这两家公司应该是烧钱烧得差不多了,没钱可烧了,才取消补贴的。对此,快的和嘀嘀纷纷否认。

      快的打车公关部人员称,企业在进行一系列活动时会有它内部的评估和目标,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展开的,如果这个目标达到了或者这种手段不太适合现在的市场,它肯定会作出相应的一些变化。“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暂停期吧,下一步会有其他的一些优惠活动。”快的打车临沂区域负责人说。

      嘀嘀方面也对没钱可烧的说法予以了否认。嘀嘀打车总部公关负责人薛帅称,嘀嘀从1月份开始补贴培养用户软件打车和移动支付的习惯,现在已经基本达到了目标,也让更多的用户对打车软件有了深层的认识。此外,虽然乘客端的现金补贴取消了,但仍有其他补贴方式陆续出台。

      本地化代金券式补贴“大战”或将登上舞台

      自嘀嘀和快的同时宣布取消乘客端现金补贴以来,不少网友议论,补贴时代真的过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嘀嘀和快的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补贴时代并未过去,只是换了形式,将由更加本地化的模式所取代。

      薛帅告诉记者,目前,嘀嘀方面正在加强与用户本地商场的合作,推出代金券、购物券、补贴券等更加本地化的补贴方式,更好地服务用户。

      快的打车临沂区域负责人表示,现金补贴虽然已经结束,但快的已经推出了下单送20元购物券的活动,下一步将推出更多此种类型的活动,来回馈广大用户。

      嘀嘀、快的方面均表示,以后的模式肯定要从拼烧钱向拼服务转型,加强用户的体验和服务性来打赢这场“战争”,实现乘客、司机以及平台之间的三赢。

      专家解读

      支付习惯目的达成,两强相争没有结束

      当人们正逐渐习惯于软件叫车的时候,嘀嘀、快的却突然宣布取消乘客端补贴,这让许多打车族感觉预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那么,两家公司宣布停止补贴的原因究竟是为了什么?对此,相关专家表示,根本原因是软件的用户市场已经打开,目的也已经达成。

      长期研究电子商务领域的临沂大学教授刘国栋称,打车软件的用户规模已经被推高到了一定的程度,两家打车软件身后的腾讯、阿里巴巴也已经达到了培养人们移动支付习惯的目的,他们自然会考虑逐步改变这种营销方式。“其实之前的几次降低补贴就已经传递了这一消息。”刘国栋说,随着补贴取消,用户规模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从长远来说,应该仍然会进一步增长,毕竟部分人群的习惯已经基本养成。

      对于此次取消补贴并未涉及司机端一事,刘国栋认为,这只是一种过渡,不久的将来司机端补贴也将取消。“作为营销的策略,不会过大的刺激市场,以免引起波动,这是一方面。此外,打车软件让市民养成软件打车、移动支付的习惯并不太难,毕竟不用带现金、预约打车等便利性有目共睹,但对于司机而言,想要很好地粘合住并非易事,需要很好刺激司机的积极性。”

      根据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中国IT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今年一季度,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在国内市场份额之和已经达到97.4%,用户覆盖率均超过50%,在国内打车软件市场已经形成双巨头称雄的格局。

      不过,两者的用户重叠度很高,这就意味着,两强相争的局面并不会就此停止。那么,取消了补贴的打车软件,未来的路在哪里?刘国栋表示,2014年,打车行业迎来寡头局面,嘀嘀与快的经过一年势均力敌的火拼后,已占领了打车行业97%以上市场,市场已经趋于稳定,短时间内,这种局面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不过,两家打车软件在未来想要赢得这个市场先机,首先要完善线上服务和线下的体验,进一步提高用户黏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用户和司机的精准对接,这可能是未来他们要做的最关键的一方面。此外,打车补贴虽然告一段落,但巨头们通过补贴拉拢商家和用户资源的模式不会就此中断,围绕移动支付、O2O等新兴领域的争夺或许才刚刚开始。(记者陈牛 见习记者 高红红 实习生 王震)

    (初审编辑:庄红   责任编辑:王目光)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