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张守信:小鏊子大产业,迈开步子闯世界

2014年05月16日 10:34 作者:孔红星 来源:大众网
一个生铁鏊子,一堆燃烧的秸秆,母亲眼睛被烟熏的通红。这是张守信小时候看到的母亲烙煎饼的情景。那个时候,小小年纪的张守信坐在母亲旁,就心想:怎么才能让妈妈不受这份罪!孩童时稚嫩的理想,成就了张守信后来的事业,2009年,张守信研发的电磁鏊子在山东省第十二届广告节上大放异彩。随后,一系列鏊子产品在张守信手中诞生。如今,张守信和他的鏊子产品已经名扬海内外。

    张守信研发电磁鏊子后,注册公司,大规模生产。

    2009年,山东第12届广告节上,张守信带着刚刚研发的电磁鏊子进行展示,引起众人的参观。

    2014年4月,张守信给蒙阴县《舌尖上的中国2》出镜人员送去了电磁鏊子。

      记者 孔红星

      一个生铁鏊子,一堆燃烧的秸秆,母亲眼睛被烟熏的通红。这是张守信小时候看到的母亲烙煎饼的情景。那个时候,小小年纪的张守信坐在母亲旁,就心想:怎么才能让妈妈不受这份罪!孩童时稚嫩的理想,成就了张守信后来的事业,2009年,张守信研发的电磁鏊子在山东省第十二届广告节上大放异彩。随后,一系列鏊子产品在张守信手中诞生。如今,张守信和他的鏊子产品已经名扬海内外。

      心疼母亲被烟熏 立志发明电鏊子

      “小时候,在农村吃上麦子煎饼就算不错了。”5月11日,电磁鏊子发明人张守信忆起小时候的生活,感慨地说。张守信出生在临沂市河东区的一个农村家庭,在兄弟5个中年龄最小。他的鏊子情怀,便源于孩提时清贫的生活。

      由于家里人口多,每次烙煎饼的时候,张守信的母亲都烙很多。“那个时候都是拿地瓜干、玉米面做煎饼,一大早,哥哥们就要起来帮母亲推磨碾面。”张守信说,他年龄小,所以能经常陪在母亲身边。每次煎饼烙了几大盖顶,母亲的手背被火燎红了,眼睛也被烟熏流泪发红。这一情景深深地印在张守信的脑海里。

      长大后,张守信外出求学,和多数山东青年一样,一大捆煎饼、几大碗咸菜,成了他初中和高中时的主要饭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脑海中有种朦胧的想法,要是有一种不用火的鏊子,那母亲就不用受这份罪了。”张守信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母亲坐在鏊子旁烙煎饼的时候不受烟熏就行。

      “如果市场有卖的,一定要给母亲买一个,如果没卖的,自己就发明一个!”这个想法成就了张守信后来的事业,也改变了他和家人的生活。

      “电磁”风暴袭市场 六次南下寻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守信参军到了南方。退伍后并没有马上回临沂老家,而是在南方的经济大潮中接受了历练。几年后,他开始创业,着手厨具生意,并从南方回到老家。在临沂批发市场发展大潮中,有张守信的身影,通过自己的打拼,他的厨具生意越做越大,阅历也越来越丰富,发明电鏊子的想法却始终没忘。

      2009年,全国厨具行业刮起了一场“电磁”风暴,各种电磁厨具开始角逐市场,市场前景一片大好。此时已经在厨具行业立足的张守信,脑海中蹦出一个想法:“这种电磁技术能不能用在鏊子上?”

      其实,多年来,张守信一直在关注煎饼的制作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烙煎饼时开始用煤球炉和燃气,但坐在鏊子旁还是很热,并且由于鏊子受热不均匀,很难烙出好煎饼。”张守信说。

      有了“电磁鏊子”的想法后,张守信六次南下,到厨具生产厂家找工程师,探讨电磁鏊子生产工艺。“南方人很少吃煎饼,有的工程师根本不知道鏊子为何物。”张守信回忆说,他离开一个厂家,又赶往下一个厂家,先后走访了十几家工厂,直到找到理想的工程师和技术工艺。

      鏊子亮相展会 商机扑面而来

      不达目的不罢休。张守信从南方聘请了工程师,开始在自己的厂房内研究。“有一段时间,我整天待在车间里,和工程师、技术人员探讨鏊子生产技术工艺。”张守信谈起当年研发电磁鏊子,依然很兴奋。“发热底盘是鏊子的核心,圆形、方形、菱形、椭圆形等等,各种款式的都尝试了,把测试结果做了详细的记录。”

      “别研究了,肯定不会成功的。”研发新品阻力不仅来自技术,几位朋友得知张守信在研究鏊子,有的向他泼冷水。虽然朋友认为鏊子太土,市场前景不大,但张守信还是坚持了下来。

      “成功了!”2009年6月的一天,车间内传来张守信兴奋的喊声,他的电磁鏊子在经历无数次实验后,终于问世了。

      2009年9月,山东省第十二届广告节开幕,张守信带着他的电磁鏊子参会。“本来只是想做一次成果展示,却引起了轰动。”张守信意识到,现场吸引那么多人关注,鏊子产品会有广阔的前景,他感觉自己可以把电磁鏊子当成一种产业来做。“临沂是一个商贸城市,不乏知名产品,但缺少自主品牌。”张守信觉得他自主研发的电磁鏊子市场潜力巨大。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自有品牌无疑是开发市场的利器。”张守信说,他及时对电磁鏊子进行了产品及企业的各项认证,就这样,电磁鏊子生产线逐步走上了正轨。“煎饼,这个沂蒙老区的特色食品,从此开始实现从手工化生产到机械化加工的转变。”产品已经成熟,张守信也开始谋划开拓市场。

      小鏊子大产业 迈开步子闯全球

      电磁鏊子已经面世,张守信正准备甩开手脚大干一把,而此时,却再次传来朋友的质疑声:“中国吃煎饼的地方主要是山东,即便在山东,也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吃煎饼,市场需求也不会太大。”面对朋友的质疑,不服输的张守信带着鏊子“闯关东”,到东北去开拓市场。

      出乎意料的结果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来临沂找张守信洽谈鏊子生意的人络绎不绝。“一个电磁鏊子也值不多少钱,但他们却坐飞机来考察,说明他们对这个新产品感兴趣。”市场需求引导下,鏊子渐渐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张守信也慢慢展开了更大的市场布局。

      在山东第十二届广告节展会上尝到甜头后,张守信在2010年首届临博会上再次发力,展会几天时间,东三省分销网络基本建立起来,还斩获了200多万元的订单。在随后两届临博会上,张守信每届揽金均在600多万元以上,2012年更是搭展会东风,成功举办了自己的全国经销商大会,吸引了300多位客商加盟,“借助家门口的博览会,我的鏊子产品已实现了国内江北所有省市全覆盖。”

      在2012年第三届临博会上,张守信开出了外贸首单,当时来自罗马尼亚的外商对他的产品很感兴趣。通过与外商面对面洽谈,张守信得知可丽饼、班戟和飞饼等食物在欧洲和印度很有名,做法跟煎饼类似,自己的电磁鏊子在当地大有市场,这让张守信将目光投向了海外。

      为了谋划国际市场,2013年年初张守信注册成立了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贸易公司,并将国际业务部设在了临沂港。去年6月份,张守信携带电磁鏊子、灌肠机、绞肉机等产品远赴匈牙利参展,一举与两家颇具实力的外商达成合作意向,成功开辟出海外营销渠道。

      放不下的鏊子情结 挖不尽的历史文化

      “鏊子不仅仅是一种炊具,更承载了一种文化。”张守信说,自从他接触鏊子之后,对鏊子的来源及相关文化更加感兴趣,他也开始挖掘鏊子的历史。“鏊子有数千年的历史,从出土的鏊子来看,青铜、陶瓷等材质各不相同,山东各个地区鏊子的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于是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为了了解更多关于鏊子的历史,张守信赶赴日照市莒县博物馆,参观了馆内陈列的汉代铸造的铁鏊子,这件出土文物表明,煎饼作为沂蒙山区独有的食品,已经拥有2000多年的可考证历史。

      张守信说,关于鏊子的记载,从宋朝之后就很普遍了。另外,他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著名的沂蒙七十二崮中有一个崮被称为鏊子崮,位于临沂市沂水县高庄镇境内,张守信也多次到该崮考察。据民间记载,从远古时代,人类就在此地繁衍生息,进化变迁,在很久以前这里已经有了一缕缕炊烟,石鏊、陶鏊、青铜鏊、铁鏊等炊具相继在这里诞生,生食向熟食过度在这里发生,原始的食文化在这里形成,后来形成了以张氏族部落为首的东夷地区。到底是鏊子模仿了山,还是山长的像鏊子,无从考证,但鏊子崮之名从此叫起来了。

      电鏊子发明后,张守信与鏊子从此结下不解之缘,他也更加注重对沂蒙山地区的地方文化品牌的研究。他先后出资注册了“沂蒙温泉”、“汤头温泉”、“野馆汤泉”、“南洋恒信”、“南洋雄狮”、“雄狮”、“易通”、“沂蒙鏊子”、“鏊子崮”、“天食源”、“天时源”等十余个商标。

      以产业为基础,张守信相继成功实施了以易通牌电磁鏊子为中心课题“母亲工程”;以天食源品牌生态食品为中心课题的“民生工程”;易通牌电磁系列产品作为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重点项目获国家专利,被环保部门认定为代表国家“两型经济”的“惠民工程”。此“三大工程”为张守信的辉煌人生历程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审编辑:庄红   责任编辑:王目光)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