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李洪滨、“副书记”李春光介绍小学的建设情况
“第一书记”李洪滨与三峪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昌顺一起看社区的社情民意调查表
“第一书记”李洪滨与三峪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昌顺一起查看首批种植的经济苗木
村里建设的合作社,解决了附近六个自然村的桃子销售问题
大众网记者 邓梦娇
“种这种经济苗木,一棵算上人工费在一块二毛钱左右,一年以后长成,预计一亩地一年能收入一万五千元左右,之前这些地都种花生、玉米,一亩地一年也就收2000元左右。可是翻了好几番呢。”沂南县岸堤镇三峪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昌顺告诉记者。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今年5月,临沂市教育局选派任职“第一书记”李洪滨、“副书记”李春光的到来。
今年5月份,临沂市教育局选派“第一书记”李洪滨、“副书记”李春光到村任职后,主动走访调研社区情况,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四处跑项目,筹资金,改变村里的办学条件。积极改善山社区服务条件。引进经济苗木,为当地百姓拓宽致富路。
170万建标准化学校 1500余册图书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
“原来学校面积小,学生多的时候,要两个年级挤到一个班里上课。加上校舍有限,五、六年级的学生要到12公里外的岸堤镇中心小学就读。”三峪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昌顺说:“我们这边山路多,小孩子上下学都是父母接送,骑电动车的话也要30多分钟,遇到下雨天、下雪天只能步行。”
驻村伊始,“第一书记”工作组通过走访了解到,沂南县岸堤镇三峪小学始建于1966年,因建校时间久,资金投入不足,校舍多是为D级危房,场地也未进行硬化,教学辅助用房、各种功能室、音体美器材、多媒体信息设备严重缺乏。
“副书记”李春光告诉记者:“虽然学校年久失修,但是附近董家峪、冯家庄子、东蔡峪等9个自然村一至四年级的孩子大都在这边上学。”
“第一书记”工作组发挥教育优势,四处跑项目,筹资金,改变村里的办学条件。在临沂市教育局的帮助下,筹集170万元资金,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目前学校已正式动工,预计到明年6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
“学校建成后,俺家孩子再也不用跑十几里的山路去上学了。”施工现场,一位村民激动地说。
“我们利用学生暑假的这段时间,先把幼儿园部分建好。开学后,学生先在幼儿园上课,不会耽误学生课程进度。”“第一书记”李洪滨说。学校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配备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能满足社区内幼儿、小学上学的需求,孩子可以在家门口上学。
在建设标准化新校舍的同时,“第一书记”工作组继续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协调临沂市教育局向社区捐赠价值1万余元的图书1500余册,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推广苗木种植助村民增收 建立合作社拓宽销售渠道
在走访调查中,“第一书记”工作组还发现,三峪社区耕地大多是山岭薄地,块小分散,不适宜大面积耕作,而且常年以种植花生、地瓜等传统作物为主,村民经济收入微薄。
为了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第一书记”工作组组织干部群众到河东、罗庄、兰山区义堂镇实地考察苗木种植后,“第一书记”李洪滨决定改变当地种植结构。可起初村民们积极性却不是很高,大多都在观望。为打消村民心中的顾虑,村支书张昌顺率先在地里种上了经济苗木。
“种这种经济苗木,一棵算上人工费在一块二毛钱左右,一年以后长成,预计一亩地一年能收入一万五千元左右,而我现在是种植了有六亩地。”三峪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昌顺告诉记者:“之前这些地都种花生、玉米,一亩地一年也就收2000元左右。如果再找人,搭上人工就不赚钱了,还得赔钱。现在只需浇足水、拔草、施肥就可以,很好管理。”
“试点成功后,我们打算让经济苗木种植形成规模化,初步打算种50亩。”李洪滨说,到时候社区会选出致富带头人,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眼下正值蜜桃集中上市季节,沂南县岸堤镇三峪社区的村民正忙着采摘和销售的事情。以前,由于位置偏僻、销路零散,卖桃难一直是困扰村民的大问题。第一书记李洪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帮村民联系起销售的事来。
“以前买桃子都是赶集卖,一天最多卖个三筐五筐的,设了收购点之后,家里的桃摘了直接卖到收购点,价格还怪好。”沂南县岸堤镇三峪社区蜜桃种植户杜田忠说。
“村里成立这种小型合作社,像这种卖东西的方式,既节省了人力节省了物力,还又保持了价格,又把资金及时到老百姓手里去。”“第一书记”李洪滨告诉大众网记者,目前,这样的小型合作社已有4处,解决了附近六个自然村的桃子销售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本身的教育资源优势,抓住社区统一改造建设的有利契机,通过土地流转、资源整合等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摸清村情民意,培养致富能手。”“第一书记”李洪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