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里泛滥的蓝藻是怎样形成的?城市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后最终去哪儿了?全国最大的人工湿地——临沂武河湿地有什么作用?22日,“走进企业看环保”活动首站启动,来自社会各界的10余名市民开启了零距离探访环保奥秘的旅途。
来到橡胶坝——
认识“蓝藻君”
上午9时许,10余名市民来到临沂小埠东橡胶坝,发现沂河水又绿又浑浊。“这就是蓝藻。”临沂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一边向市民介绍,一边用矿泉水瓶子采集水样让市民近距离查看。
他介绍说,蓝藻又名蓝细菌、蓝绿藻等,每年八九月份泛滥。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叫蓝藻,可为啥它是绿色的?”一名学生不禁问道。工作人员表示,所有的蓝藻都含有一种特殊的蓝色色素,蓝藻就是因此得名。但蓝藻也不全是蓝色的,不同的蓝藻含有不同的色素,有的含叶绿素,有的含有蓝藻叶黄素,也有的含有蓝藻藻红素。
今年,沂河大面积爆发蓝藻,“蓝藻爆发的原因为富营养化。过量养分主要来自化肥流失、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工业污染等。当然也和降水较少,水不流动有关。”工作人员表示。
那么蓝藻什么时候才会消退?工作人员说,一是天气转凉,温度降低,蓝藻不适合生长了,二是建议市民减少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使用氮肥磷肥,减少生活污水排放,企业污水达标排放等都是治藻的措施。
走进罗庄区污水处理厂——
感受污水化清流
城市的污水究竟去哪里了,相信这是令很多市民好奇的问题,参观完临沂市罗庄区污水处理厂后,参观市民终于解开了困扰心中已久的疑惑。
走进污水处理厂,大家穿过厌氧池、好氧池,看过池内翻滚的污水后,再在污水处理厂出水监测取样点看到汩汩流淌出的清水时,无不大吃一惊。工作人员拿起一个长长的勺子,从正在流淌的水流中盛出一勺,市民岳孝利伸出手来接了一捧水,闻了闻发现没有任何异味,水的颜色也和家里的自来水几乎无异。
“污水处理后的水能养鱼。”工作人员指了指旁边干净的小池塘,几条红色金鱼正自由自在地游戈。
“原来污水是这样处理的。”市民纷纷议论起来。“不来不知道,这水这么脏,经过多道工艺处理后能变得这么清,很不容易啊!”
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收集范围包括罗庄中心城区、罗庄工业园等区域,覆盖面积100平方公里,日处理能力为5万吨。处理完的水排向陷泥河、南涑河,再经过武河湿地提升净化,流向外省。
“一座城市每天排出那么多废水,不积极开展中水回用,就太浪费了,仅罗庄区就有三四家污水处理厂,整个临沂约有100余家呢。”工作人员介绍说,城市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城市景观、百姓生活、工业生产等诸多方面。再生水具有价格便宜、环保等明显优势,这成为建设节水型城市的重要手段。
访武河湿地——
“地球之肺”如何发挥作用?
“这里的荷花‘海’好漂亮,太壮观了。”刚抵达武河湿地,大家就被全国最大人工湿地的美景深深吸引了。
讲解员告诉市民,武河湿地有效解决了罗庄区、兰山区、高新区300多万人口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流经陷泥河、南涑河尾水净化问题,主要通过建设砌石坝、溢流堰、围堰、布水渠等对上游陷泥河和南涑河来水进行科学配置,通过在流经区域内种植的芦苇、蒲草、莲藕等水生植物进行生态功能强化。
趁大家欣赏美景的时候,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开始给市民普及环保知识,“人工湿地能够充分发挥其对于氮、磷等富营养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逐步缓解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如能配合雨水收集系统和城市中水、污水处理系统和有针对性的植物配置,能够达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对城市轻度污染的水体进行净化,降低城市污水处理费用,产生绿色经济效应。”
“经过一上午的活动,了解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真心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市民成为环保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临沂大学老师岳孝利感叹说。
记者 付茜 实习生 陆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