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鹏集团公司是肥城市一家民营纺织企业,员工近2000人。近年来,泰鹏尝试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员工工资、 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公司采购员张健告诉记者:“我们很多工人的工资,比市里公务员的还高。”
变谈判为协商
一般而言,工资集体协商的形式是劳资双方派出对等的人员,面对面坐在桌前谈判。
“上述形式在一些外资企业中比较常见,而且工会比较强势,但谈判过程中,往往会因意见不一而产生冲突,”肥城市总工会主席雍彦明说,“为此,我们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改变工资集体协商双方各执一词的谈判形式,尝试建立工会根据职工意愿、代表职工出面与企业协商的机制,减少了不必要的争执。”
去年初,泰鹏集团很多老职工抱怨说,由于体力等因素,老职工的收入与年轻职工相比处于劣势,心里很不平衡。为此,工会向集团提出了工资集体协商要约,集团作了复约。随后,公司拿出了两套方案,面向员工征求意见,意见汇总后,双方代表就调查情况进行了集体协商,形成了工资集体合同草案,草案通过职代会讨论,并经劳动部门审查备案。当年7 月底,泰鹏集团推出了增资方案——“厂龄工资分段累加制”。厂龄每10年为一段,对应不同的补助标准。方案实施后,厂龄最高的工人每月增加收入 165元,一般员工增加收入在 60— 80 元不等。仅此一项,全集团每月增加工资开支20多万元。今年元月,公司再次调整岗位工资,一线工人工资最高的涨了 400多元。
张健说,由于公司善待员工,几个到外省甚至国外打工的同事,又再次回到泰鹏。
从抵触到支持
早在 2000年,国家就下发了《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但试行效果并不理想,有些企业只不过摆摆样子而已。
泰安市总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企业老板习惯于“一言堂”,难以接受工资集体协商,认为这是帮着工人来说话,抵触情绪很大。但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让员工分享发展成果是大势所趋。为此,2008年起,泰安开始在全市企业中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他们首先在全市26家企业试点,推出了一批生动鲜活的工资协商典型,较好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