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致癌门”的霸王集团,这回似乎总算能解脱了。
21日,国家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对霸王洗发水不同产品10个批次的抽检结果显示,样品中二噁烷的最高含量为6.4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计量单位)。
但是,霸王可以解脱,公众不能。从7月14日香港媒体曝光霸王旗下三款洗发水含致癌物质二噁烷至今,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其间,从行业协会、监管部门到相关专家学者,尽管有无数人站出来为霸王辩解、为公众释疑,仍旧有很多谜团悬而未决。
“霸王风波”一波三折,影响几乎累及整个洗发水行业,对于这样一个千家万户日日接触、使用的生活必需品,如果不彻底消除这些疑惑,公众又怎敢安心使用?
谜团一:为何无国家标准?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药监局第一次出面为霸王“正名”了。
7月16日晚,药监局就曾对霸王洗发水相关产品的抽检情况发布通报,通报称,抽检样品中二噁烷的含量水平不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
更有多位专家学者、行业权威出来释疑,试图以此来消除公众的疑虑:“动物实验已经表明,二噁烷对动物具有致癌性,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二噁烷对人具有致癌性”、“只有当致癌物质达到一定的量时,它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省城一位化工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笑言:“要是洗发水中的物质都无毒、无害,那我们岂不是都可以把洗发水当橙汁来喝了?其实,洗发水含不含二噁烷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含量。”
关键的是含量,可问题是,对于洗发水中二噁烷的含量健康范围,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国家标准。
霸王事件曝光后,国家化妆品监督检验中心曾向媒体证实,他们有检测日化产品原料和成品中二噁烷含量的业务,但只能给出样本的数值,不出具检测报告。也就是说,不能判定含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而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也坦言,目前各国均未明确制定化妆品中二噁烷的限量标准,美国FDA2000年后对化妆品中二噁烷含量的建议值是不大于20ppm,澳大利亚卫生局则认为日常消费品中(食品和药品除外)二噁烷的理想限值是30ppm。“中国目前是参照国际标准,即日常消费品中(食品和药品除外)二噁烷的理想限值是30ppm,含量不超过100ppm时,在毒理学上是可以接受的。”
为什么没有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意味着什么?即便是洗发水中的二噁烷含量再高,从质量标准上,监管部门也没有依据作出不合格的结论。 也就是说,“霸王”之后,如果还有其他品牌洗发水也爆出“二噁烷门”,那也是再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