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山东新闻

山东广饶:工业资本下乡 新型农业快速崛起

2013年11月26日 10:31 作者:魏东 贾瑞君 钟文峰 高杜康 来源:大众日报
11月20日上午,广饶县大王镇中李村53岁的村民刘同美和往常一样,来到东营嘉颐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上班,她的工作是干些修剪苗木的零活,月收入2000元以上,此外每年还能分到8000元的土地流转费。

       11月20日上午,广饶县大王镇中李村53岁的村民刘同美和往常一样,来到东营嘉颐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上班,她的工作是干些修剪苗木的零活,月收入2000元以上,此外每年还能分到8000元的土地流转费。

        在自家土地里上班,这是干了大半辈子农活的刘同美所没有想到的。她所在的嘉颐公司总经理李卫国3年前还在经营一家化工企业,在企业转型压力的“倒逼”下,他看到了现代农业中蕴藏的商机。如今,嘉颐公司已成长为一家占地850亩,集花卉、林木、蔬菜及中草药种植、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高效农业企业。

        近年来,一大批工业企业竞相“入农”,现代高效生态农业项目在广饶相继上马。产粮大镇李鹊镇仅用两年时间,就集聚了53家苗木企业,这些企业多半为工业企业转型而来。目前该镇已统一流转土地1.8万亩,投资7亿元,建成了万亩苗木基地。镇党委书记赵军元说:“我们将继续按照公司化运作模式扩建苗圃,建成集种植、繁育、交易于一体的苗木花卉集散地,推动农业向特色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在传统农业投资领域继续扩大的同时,综合性农业项目成为广饶工业企业投资的新热点。齐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引进了优质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山东亨润德博绿林木种植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上马了高智能温室大棚项目,武圣府置业有限公司投资1100万元启动了武圣府生态农业区建设项目……

        李卫国告诉记者,企业创办之初,一个最大的难题是土地流转问题。村民不愿和企业打交道,怕吃亏;而对企业来说,也不愿意和一家一户村民谈价格。大王镇政府出面在企业和村民间协调,先由镇、村与村民签订流转合同,企业再与镇、村签约。为鼓励企业积极性,村民获得的每亩每年“800斤小麦+800斤玉米”的流转价,由镇财政补贴一半。这样一来,顺利促成了土地的高效率流转。

        为引导工业资本“回流”农业,广饶县从前年开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优惠政策,设立了专项资金对高标准设施农业基地等进行奖补,目前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已吸引了95家“农”字号龙头企业进驻广饶。

        工业资本对农业的强势“反哺”,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农业经营体系,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正在构建。广饶县农业局副局长张春堂说,工业资本“下乡”,有利于解决困扰农业多年的资金、技术匮乏等难题。企业租种农户土地搞经营,使土地发挥了更大的规模效益,农户和企业找到了各自的利益结合点。

     

        《决定》精神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基层期盼

        工业资本的到来,给劳动力日益缺少的农村带来了机遇和希望。中李村现有2100人,常年外出务工者900人左右,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弱群体。刘同美说,企业来村里搞农业,留下的人正好可参与其中干农活。美中不足的是,企业的技术很先进,车间用不了几个人,一个生态园只能解决不到100人的就业。“再有几个这样的企业就好了。”对于现在的土地流转价格,刘同美觉得有点低,她希望今后能再涨些,“现在还能干点活,过几年干不动了,还得指望自家的土地。钱少了,怎么能行。”

        对下乡的企业来说,同样也有不少的顾虑和期盼。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李卫国注意到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政策,他担心这样会推高土地流转价格。同时,设施农业一次性投资大,资金回收周期长,流动资金需求大,资金不足仍是老难题。在申请银行贷款过程中,由于设施农业抵押物少,土地又不是自己的,银行一般不会支持,他希望政府能够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再有就是劳动力问题,村里大多是一些年龄大的村民,企业设备不会用,新技术也得不到及时推广,希望政府能统筹考虑培训新型农民。(魏东 贾瑞君 钟文峰 高杜康)

    (初审编辑:庄红   责任编辑:赵国秀)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