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三大球”中,相比中超和CBA,排球联赛市场化程度最低。由于几乎没有职业俱乐部,联赛职业化也根本无从谈起。不过,进入新赛季,原本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的排球联赛,却“一石激起千层浪”——日前,福建阳光城集团宣布,4年内共计赞助1.2亿元人民币,与福建省体育局共建福建阳光城女排俱乐部,这堪称国内排坛近期最大的新闻。此外,其他一些俱乐部也得到了来自企业的大额投入。
1.2亿元的投资大手笔
自1996年底创办以来,中国排球联赛的参赛球队实际上一直是地方体育部门主管下的专业队,人才流动性很差,也很少看见外援的身影。直至2009年,恒大女排的成立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排球。恒大集团邀请郎平挂帅,每年对俱乐部注资约2000万元。这些资金虽难与中超球队动辄上亿元的年投入相提并论,但在国内排坛已然是天文数字。仅恒大对女排一年的投入,就相当于其他多支专业队的总和。
不过,上赛季联赛结束后,郎平辞去恒大女排帅位,该队也与广东女排合并。由于恒大男足的迅速崛起,恒大集团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女排。就在外界感慨国内惟一的职业化排球俱乐部消失时,福建阳光城女排俱乐部本月正式成立,阳光城集团今后4年共计向俱乐部投入1.2亿元,这样的投入比鼎盛时期的恒大女排还要高,有人称“福建女排接过了恒大的大旗”。
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中国女排前主帅陈忠和表示,这笔资金的确创造了排球市场的新纪录,“从目前看,支持排球事业力度这么大的企业确实不多,我作为排球人真的很开心。”有消息说,财大气粗的阳光城女排俱乐部目的就是“倒逼排球市场化”。
由此,福建女排面貌一新,聘请中国女排前主帅胡进任主教练,天津二传米杨、荷兰国手弗里尔等内外援加盟。新赛季联赛打响后,该队的战绩较往届有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北京汽车集团一如既往地支持北汽排球俱乐部,每年注资逾千万元。上海东浩兰生、江苏中天钢铁等女排俱乐部今年也相继成立,均采取“大型企业和体育部门共建”的方式,年均投入数百万元。
排球市场缺的不仅是钱
尽管恒大女排“退出”,但排球联赛吸引的资本不减反增,多支球队告别“裸奔”的窘境,纷纷获得赞助。难道,排球市场化的春天来了?
国内体育产业专家、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CEO张庆,曾参与数届CBA和排球联赛的推广工作。对于巨资进入排球市场,他说,“这表明排球项目具备投资价值,是好事。”
中国排协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局长徐利认为,职业化是中国排球改革的惟一选择,“福建女排的投入属于全国排球第一家,符合当前国家的要求、事业的需要,也符合改革的趋势。”
据了解,福建阳光城女排俱乐部的成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投资者本人喜爱排球,与陈忠和也私交甚笃。这种合作方式能推广到其他球队吗?张庆表示,遍览全球体育市场,投资者都对运动项目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职业体育不发达的初级阶段,企业家偏好往往是投资的重要因素。”
在张庆看来,“福建女排”现象不会是孤例,“这只是开始,相信未来排球投资者将越来越多。”他说,作为三大球之一,排球在中国拥有较好的口碑和历史传统,也适合秋冬季节在室内开展,“另外,不是每座城市都养得起一支职业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则‘不用那么贵’,但同样能给球迷带来欢乐。”
“当然,排球市场缺的不仅是钱。”张庆表示,职业联赛是一个商业体系,其游戏规则应由各投资人作为主体来共同制定,“但排球联赛的现实情况是,投资人只在俱乐部层面有一定话语权,联赛大势掌握在行政部门手里。”
“排球改革不能保守”
对排球市场化持悲观态度的也大有人在。从事排球工作50多年的辽宁女排俱乐部总经理岳金库告诉记者,辽宁女排年年都能获得赞助,“但也仅限于冠名赞助,球队其实不富裕。”
为何赞助不多?岳金库算了一笔账:排球联赛3个月的赛期比较短,一支队若闯进决赛,整个赛季最多打25场比赛;若无缘8强,只打14场。正因赛期太短、主场比赛场次少,即使观众免费进场也坐不满看台,企业根本提不起兴趣,甚至场地广告板也找不到买家。
岳金库指出,目前国内排球运动员仍隶属于地方体育部门,“球员的主要任务是参加全运会,不能自由转会,没有人才流动。尽管福建女排等队获巨额投入,但还是看不到排球联赛职业化的苗头。”
上个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重点提到三大球和职业体育的改革问题。“我们也在观望,等待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和地方体育局的具体措施。”岳金库说。
张庆则认为,国务院《意见》的出台带来大好形势,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国职业体育处在“价值洼地”,上升空间巨大,“企业注资是好的开始。”谈及职业化蓝图,他认为管理者不能保守,应充分放权,首先推动职业联盟的建立。“无论从潜在消费人群还是政策条件而言,排球职业化都有改革动力。但路还没铺好,包括遵从市场规律,联赛规则、利益分配、无形资产的处置,都需要新的顶层设计,让投资人居主体地位,让人看到投资排球的希望。”
本报记者 黄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