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消协发布了洗发水及护肤类化妆品比较试验结果。结果显示,洗发水、化妆品样品整体质量较好,理化性能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部分样品发现含有防腐剂、砷、汞、甲醛等物质,其中不乏植村秀、纪梵希、高丝、微姿等国际大牌,但所有测试结果均在国家标准规定...[详细]
美国“宝氏”麦片营养强化剂不合格被退货、“亨氏”番茄汁超出保质期被销毁、APS牛初乳粉因镉、亚硝酸盐元素超标被退货……这些消费者熟悉的大牌美国进境食品,近日登上国家质检总局2015年1月份公布的不合格进境食品“黑名单”。[详细]
3月11日,北京市食药监局通报8种不合格食品全市下架停售,其中发现由湖南省华容县华联蔬菜加工厂生产的“蜀川”牌酸菜鱼全料因苯甲酸超标4倍被检出。 [详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月27日公布2015年第二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在特殊膳食食品抽检不合格名单中,17种不合格食品全部为婴幼儿米粉,不合格原因主要是钠、钙、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含量不达标。[详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昨日公布了2015年第二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在食糖类产品抽检中,一款乐天玛特上海普陀店所出售的“甘汁圆”牌白砂糖被检出不合格。 [详细]
在2014年第三阶段第二批食品安全抽检中,国家食药监总局对特殊膳食食品进行了专项检查,主要包括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 [详细]
日前,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辣帅哥”牌野山椒凤爪等10种食品不合格(名单见附表),决定对不合格食品在流通领域采取停止销售措施,名单予以公示曝光。[详细]
春节前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2014年白酒专项监督抽检结果及整治情况显示,共抽检样品3000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278批次,抽检不合格率9.26%。其中,北大荒、稻花香等品牌产品上不合格名单,本土企业八百寿、绵春贡等10余家企业产品也上黑榜。[详细]
昨天,广州市食安办发布第19期食品安全信息,内容围绕应节食品的抽检结果、消费贴士等。记者了解到,广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近期对食用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以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节日糕点等节令性和热销食品为重点。本期公布的抽...[详细]
2月4日,北京食药监局再发食品安全抽检信息,近期连上黑榜的“辣条”食品,继续出现在本期结果中。[详细]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日通报7批次的不合格食品名单,其中发现3批次的“荣园”牌九制雪梅、“奇尔”牌情人梅和黄花菜因二氧化硫不符合项目值被检出,以上批次均已做下架停售处理。[详细]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14年12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的359批次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化妆品清单。其中,韩国乐天集团旗下的乐天牌咖啡味饮料、石榴汁饮料、碳酸饮料、巧克力打糕、巧克力梦雪派、奶油薄脆饼干、小熊饼干等23批次食品均因“包装不合格”而上榜。[详细]
新西兰爱恩斯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文标签与实物不符、澳大利亚贝拉米有机婴儿奶粉违规添加化学物质L-胱氨酸、德国Aptamil爱他美婴儿配方奶粉蛋白质含量不合格,过去一年,多批次进境乳粉存在问题。[详细]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日通报12种食品不合格和10种抽检不合格名单,已对不合格食品采取全市下架停售。[详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日前公布了2014年11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新华食品统计后发现,2014年11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434批,其中有40批不合格食品产地为德国,包括中国消费者熟悉的雀巢、麦克斯韦速溶咖啡等产品。[详细]
日前,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金碧富城”牌黄金姜片等9种食品不合格(名单见附件),决定对不合格食品在流通领域采取停止销售措施,名单予以公示曝光。[详细]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日通报12种不合格食品下架停售,名单显示3批次的食品因菌落总数不符合项目值被检出,分别为由北京一品食品有限公司(2014-08-04 160g/盒)生产的绿豆饼、由北京丰琪食品有限公司朝阳工厂(2014.9.28 200g/袋)生产的原味布丁、由北京春旺伟...[详细]
昨日上午,罗湖区消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4年度罗湖区流通环节的熟肉制品、面制品、酱腌菜和非发酵性豆制品的专项抽样检验结果,经过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检测,结果四类食品中,熟肉制品以百分百的合格率高居榜首,而酱腌菜有4批次大肠菌群超标,最不...[详细]
12月15日,中国蜂产品协会公布的2014年网售蜂蜜抽检结果显示,在淘宝、天猫和京东商城销量较好的20款蜂蜜中有13款产品掺假,掺杂了大米糖浆、甜菜糖浆等非蜂蜜物质,这些经过“加工”的蜂蜜产品仍以“土蜂蜜”自称,令消费者真假难辨。[详细]
12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外公布2014年第二阶段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国家监督抽检结果。其中,抽检熏煮香肠火腿制品样品520批次,不合格样品数为20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3.85%,检出不合格的检测项目为脂肪、蛋白质、淀粉、诱惑红、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在...[详细]
12月10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14种不合格食品下架停售,其中,由北京建海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4种“瑞丰”牌馒头样品均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最高超标达33倍。[详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了2014年第二阶段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共有17批次花生油被检出不合格。其中,南阳市瑞丰粮油有限公司生产的“吉祥结”牌花生仁油共有四批次被检出黄曲霉毒素B1不合格,且两批次在大商集团郑州新玛特购物广场查获。[详细]
在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公布的10月不合格进境食品名单中,来自台湾地区的5批次“桂格”燕麦片因“水分超标”再上质检“黑榜”。据悉,在9月国家质检总局通报的不合格进境食品名单当中,“桂格”燕麦片就因“水分超标”榜上有名,遭退货处理。[详细]
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10月份查获的287批次不合格进境食品名单,涉及17类产品,主要不合格产品是糖类、饮料类和糕点饼干类,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标签不合格、品质不合格和食品添加剂不合格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对以上不合格的食品,相应口岸出...[详细]
因在近期专项监督抽查中被发现质量不合格,5批次手机和6批次“充电宝”日前被市质监局曝光。其中飞毛腿不合格。[详细]
辣条作为一种加工豆制食品,在很多孩子看来,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也很香辣,在学校周围的小卖店里经常可以看到。但是又有多少家长会知道,孩子经常吃这种辣条存在“安全”隐患,这种价格低廉的辣条不仅影响儿童智商还可能致癌。[详细]
11月19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新一批不合格食品下架名单。25种不合格食品中,“大名府”等4种香油被检出脂肪酸组成不合格,涉嫌掺杂掺假;“多旺沁园”袋装油条、馒头等样品则被检出不得检出的苯甲酸。[详细]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昨日发布食品安全信息,25种不合格食品在全市流通领域即刻停售。其中,当当网上销售的一种“维多宝”精选竹荪重金属镉超标,实测值是标准值的4倍;京客隆平谷店销售的“百世醇香”哈尔滨风味红肠检出重金属铅和菌落总数超标的现象。[详细]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针对网络销售的5大类14种电子商务产品的专项抽查情况,其中鞋类产品共抽查46批次产品,12批次不合格,主要问题集中在耐折性能。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VANCL凡客诚品、The North Face、鸿星尔克等品牌都出现在不合格名单之列。[详细]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公布2014年第二季度对粮油及其制品、薯类及膨化制品、蔬菜水果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其中,7批次粮食及其制品不合格,主要为米饭和面条微生物超标。[详细]
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9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信息,共计345批次不合格进口食品。不合格食品涉及18类产品,主要不合格产品是饮料类、蜂产品类和其他加工食品类,来自36个国家或地区,品质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剂超标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质检...[详细]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9月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345批、化妆品17批。[详细]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针对网络销售的背提包产品的质量抽查情况,在被抽查的70批次产品中有24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合格率为65.7%,其中稻草人、凡客等品牌的产品被发现不合格,涉及振荡冲击性能,缝合强度等项目。[详细]
消费者喝汇源橙汁后感觉异样,发现橙汁是复原橙汁但包装盒没有如实标明,认为超市存在误导,便一纸诉状将超市告上法庭。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审理后,认定厂家应在其包装盒醒目位置标示反映其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复原橙汁”,判决超市退还购货款7.8元,并5倍赔偿39...[详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药监总局)今日曝光10家违法发布虚假信息网站。其中发现一家易瑞沙代购网站代购抗癌药易瑞沙存在欺骗误导消费者,严重危害公众用药安全。[详细]
记者从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自9月以来,该局邮检办事处在郑州国际邮件互换局现场连续截获来自韩国、意大利的多肉植物共计16批次、80余种、3000余株。这些多肉植物带有根系、土壤,均为禁止邮寄入境物品。[详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话梅、杏条、地瓜干等休闲食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消费者在购买时常常因其品牌多、价格低而忽略了这些休闲食品的品质。[详细]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昨日通报7种不合格食品名单和1种不合格保健食品名单全市下架停售。其中发现北京天草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正颖”牌红景天颗粒(3g/袋×20袋/盒,20140218/20140201,国食健字G20120625号)菌落总数超标。[详细]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期对市场上蚕丝被产品进行抽查发现,在38批次被检产品中共有18批次不合格,涉及到pH值超标、纤维含量、填充物质量偏差率、填充物含油率、使用说明(标签)、填充物品质不合格等问题。其中,由广州三和纺织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00cmx230cm型号的...[详细]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最新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今年8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261批、化妆品13批。其中,主要不合格食品是糕点饼干类、糖类和饮料类等共18类别,来自34个国家或地区,食品添加剂超标、微生物污染和品质不...[详细]
巧克力虽美,也要留心质量。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最新8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一批比利时费列罗SCHOKOBONS巧克力被检出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三批德国斯波德巧克力被检出超范围使用酶制剂、水分保持剂,一批中国台湾可尼斯香恋牛奶巧克力标签不合格,均被销毁。[详细]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8日发布通告称,上海太昊生物科技(周口)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白马寺痛消贴等15个医疗器械产品因发布虚假违法广告且情节严重,其生产批准文号已被注销,为非法产品,请消费者不要购买。[详细]
9月22日,广州市食安办公布的抽检食品共890批次,其中合格食品841批次,占94.5%。[详细]
市食安办在对散装熟食进行抽检时,来自包括好又多、百佳、沃尔玛、乐购等大型超市的20批次产品被发现质量不合格;三角唛印尼万里望花生等14种炒货类食品质量不合格;美心食品的3种糕点、阳光麦语咸方包、皇冠玛莉奥的玛莉奥提子吐司,均因菌落总数超标上榜。[详细]
9月18日,成都市食药监局通报称,7月份以来,在日常检查和抽检中发现,成都有21批次包子、馒头被检出不符合规定,分别来自13家餐饮企业及包子店,其中包括成都红杏人北餐饮有限公司等知名餐饮企业。[详细]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日通报12种不合格食品全市下架停售, 其中发现乐购、物美超市所售的3款铁观音检出稀土超标。[详细]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近期部署了食品添加剂专项监督抽检。本次抽检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食品添加剂获证生产企业,在生产企业成品库中抽取主导产品,依据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实施检验。共抽取产品1567个批次,其中9个批次产...[详细]
近期发布的一条新闻显示:“上半年,全国检验检疫部门共查获进口服装不合格案例12305例,金额4766.75万美元。其中,在396例质量安全不合格的进口服装中4个为‘快时尚’品牌,分别为FOREVER 21、ZARA、H&M和MANGO,不合格数量达107例,占所有不合格的27.02%。在这些...[详细]
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官网公布,2014年7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中显示,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7种进口商品不合格被销毁,重量共计19.8千克。[详细]
日前在世界健康基金会举办的肿瘤药物安全使用培训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宁华提醒说,治疗肿瘤的假药劣药现象目前很严重,特别是在网购和海外代购等方面。她呼吁大家谨慎网购海购肿瘤药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