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消费频道>曝光台

9月查获345批不合格进口食品 蜂蜜问题很严重

2014年11月12日 09:50: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9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信息,共计345批次不合格进口食品。不合格食品涉及18类产品,主要不合格产品是饮料类、蜂产品类和其他加工食品类,来自36个国家或地区,品质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剂超标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质检总局表示,名单所列不合格进口产品均已做退货或销毁处理,未进入大陆市场。

      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9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信息,共计345批次不合格进口食品。不合格食品涉及18类产品,主要不合格产品是饮料类、蜂产品类和其他加工食品类,来自36个国家或地区,品质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剂超标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质检总局表示,名单所列不合格进口产品均已做退货或销毁处理,未进入大陆市场。

      38批次进口蜂蜜产品有问题

      从不合格名单中发现,9月不合格进口食品中有38批蜂蜜产品,相比前期不合格蜂产品总数更为集中。问题蜂蜜的主要产地为澳大利亚以及泰国,其中11批为澳华盛业进出口贸易(北京)有限公司进口的、“Mothersmilk Dairy Product Australia Pty Ltd”制造的蜂产品,包括摇篮山革木花蜂蜜(500g)、摇篮山三叶草蜂蜜(500g)、摇篮山麦卢卡蜂蜜10+(500g)、摇篮山麦卢卡蜂蜜100+(500g)、塔芙娜圣诞树蜂蜜(380g)、塔芙娜生姜调制蜂蜜浆(160g)、塔芙娜香草味调制蜂蜜浆(160g)、塔芙娜薰衣草味调制蜂蜜浆(160g),均因“菌落总数”超标被退货。

      另外,两批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蜂蜜被检出“呋喃唑酮”。据悉,呋喃唑酮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世界各国均严禁该药物在食物中使用,2002年我国农业部也将其列为禁用兽药。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长期摄入可能会致癌、致畸、致突变,长期摄入对肝、肾、心脏及生殖系统等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美国:进口坚果过氧化值超标

      作为一种有益心脏健康、控制血糖体重的休闲食品,美国巴旦木(同名:扁桃仁)在近几年迅速获得了中国消费者的钟爱,并且中国已连续4年成为美国加州巴旦木的最大进口国。

      就在最新质检总局公开的不合格进口食品名单中,一批从美国进口的kirkland柯克兰扁桃仁被检出“过氧化值超标”,据专家介绍,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酸败程度的数值,数值越高其酸败就越厉害。过氧化值超标是指食品中的油脂发生氧化,人们吃进这类食品嘴里会觉得有异味,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据了解,Kirkland是全美销量第一的健康品牌,其果干坚果类产品在北美市场长期稳居第一,同样在中国电商平台也成为了坚果类畅销品牌。

      除此之外,美国9月共计21批次进口食品分别因二氧化硫、铅、铝、菌落总数超标等被检不合格。

      台湾:“网购爆款”桂格燕麦片上“黑榜”

      据新华食品观察,在这次公布的345批不合格进口食品信息中,共计91批不合格食品的产地为“中国台湾”,大部分为休闲食品以及营养粉类冲饮品。其中来自中国台湾产地的两批次“统一泡面”再上黑榜,主要不合格原因是大肠杆菌超标。

      本次名单也不乏在网络上口碑不错的“爆款”,如桂格神奇麸片燕麦片、桂格纳豆红曲燕麦片、百事美双层鸡蛋布丁、LUMI蚕丝蛋白乳糖片、维大力汽水、三得利C.C柠檬饮料等。截至今日不少被曝光不合格的台湾进口食品依然在淘宝热卖,多位淘宝店主表示从没听说此事,并称“口碑一直很好,没接到任何买家的投诉”。(刘文婷)

      附:9月不合格进境蜂蜜信息截图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邢猛猛)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