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临沂10月31日讯(记者江志宇 通讯员程奎星)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长为国民精神消费提供了物质支撑,出游已经成为居民精神消费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中国的旅游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十三亿多人口之众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旅游潜在市场。境外游的增多,让中国人的足迹遍及世界。作为一名游客,无论是在家门口还是万里之外的他国,我们带来了什么,自己又能收获什么,这关乎到我们的出游是否有意义。
出游是为了休闲消遣,陶冶心情,只有一路快乐相伴,我们的出游才充满愉悦,达到我们精神消费的目的。如何在旅途中收获快乐,文明出游是快乐出游的前提,在旅途中践行文明,播撒文明,传递文明,做一名文明游客,无论走到哪,我们都能收获快乐。可实际上,一些游客的出游不仅没能达到放松消遣的目的,毫无意义不说,还留下了让人憎恶的污点,给国家和民族丢脸抹黑。
“十一”黄金周虽已过去,但黄金周出游给大家留下的“一团糟”印象依然让人“刻骨铭心”。吐糟至今也是我们至今反思的一个深刻问题,那就是黄金周出游为何没能收获快乐心情,花了钱反而遭了罪?景区成了垃圾场,插队抢座打群架,烟头不计其数,不文明驾驶加重了交通堵塞,一系列的不文明行为给阳光明媚的休闲出游抹上一层阴暗。除却一些基础设施硬件软肋,国人出游的文明素质问题,也是节假日出游的“重灾区”,黄金周里媒体成了曝光台,各种不文明行为惨不忍睹。在种种丑陋庸俗的不文明行为中穿行,我们又怎么能收获快乐!
与国内游相比,境外游一些国人的不文明行为,更是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给国家和民族抹黑。要知道,在国内的不文明行为还可以被一个泛泛而谈的称谓概述,可一旦出了国门,我们每一个人就成了一个代表国家和民族的个体。
如果我们在境外游的过程中,有不文明行为,哪怕是随意吐痰,乱丢烟头,违反景区规定去触摸文物,就更不用说随意攀爬合影,留下那臭名昭著的“到此一游”,这些不文明行为在外国人心中,都会被刻上中国人的烙印,给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留下不好的影响。中华民族自古就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每一个在外的国人都要珍惜和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声誉,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展现中华文明的风采,我们才能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和喜爱,我们的出游才能收获宾至如归的快乐心情。
文明是一种社会风尚,践行文明者必然收获文明反哺所带来的快乐。同样,无论我们走到哪,文明都是一张开启愉快之旅的幸福钥匙,我们都喜欢和文明人交流,文明的人也必然会受到当地人的欢迎。相反,因为那些自以为并不显眼,或者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不文明之举,会糟蹋了一个原本幸福美好的旅行。如果,你是一位真正懂得旅游的游客,你自然明白,穿行在世间景致之中,我们自然也是这风景中的一部分。践行文明,我们会成为风景中的靓点,反之我们则毁坏了美景。
带着文明上路,每一个脚步都留下文明的足迹,无论走到哪,我们都是被欢迎的文明使者,我们留下的是文明的余香,自然也收获着幸福和快乐。那么,如果你是一位真正的旅游者,就别忘了背囊里时刻装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