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临沂汽车频道 > 汽车专题 > 耀华荣威 > 新闻动态 >

来源于生活的灵感 揭秘iVoka的诞生历程

2011-12-21 13:32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上海汽车荣威350所搭载的inkaNet智能网络行车服务系统,在开创了汽车3G时代先河之后,又于此次广州车展之际给我们带来了重磅惊喜,此次车展上正式发布了全球首创的汽车语音交互技术——语音云驾驶iVoka。

     

     
    上海汽车荣威350所搭载的inkaNet智能网络行车服务系统,在开创了汽车3G时代先河之后,又于此次广州车展之际给我们带来了重磅惊喜,此次车展上正式发布了全球首创的汽车语音交互技术——语音云驾驶iVoka。上海汽车用最尖端的车内语音交互科技,率先为中国消费者带来量身定制的人机交互行车体验,为“人与车”的关系作出了全新定义,引领着信息时代下汽车信息创新科技的未来趋势。而今天,我们就带您走进iVoka,让研发人员为我们介绍神奇的语音云驾驶是如何诞生出来的。
     
     
    灵感源于生活:一次意外事故引发的思考
    设计师告诉我们:“iVoka的诞生是源于我们对消费者在行车过程中的通讯、信息查询、导航方面等的需求进行分析,希望能通过语音功能来实现所谓“盲操作”。有一天我刚会说话的孩子坐在车上,听到导航的语音提示后竟然开口与语音提示对话了,他当然不知道语音导航不会回答他……但这直接引发了我的灵感——为什么不能通过和汽车对话来实现各种功能的操作呢?
    而亲眼目睹的一次事故更坚定了我们研发语音交互系统的想法——一位年轻新手驾驶员,因为开车时看短信偏离了驾驶方向,导致追尾前车,差点丧命。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故不要再发生,希望更多的人平安地回到家中。这些都促使我们进行语音云驾驶iVoka的研发,其语音交互系统完全能够避免这类事故。我们认为这将是未来汽车的必备功能。”
     

     
    调查分析需求:获取信息与专注驾驶的矛盾
    “从大量调查分析和市场反馈的数据看,车载信息系统处于无限的信息输入和极为有限的操作交互冲突中。在研发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将车辆信息、位置信息、导航信息、用户信息以及互联网信息融入车载系统,并且由于位置变化的丰富性,所引发的LBS类信息的输入也要远远大过PC或手持设备;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的使用者是处于全神贯注的驾驶状态。这就要求系统既不能频繁触屏操作,也要控制必须进行按键操作的数量,甚至不能长时间凝视屏幕。这就给车载信息系统在信息呈现方式与信息输入方式上提出了挑战。
    如果将PC程序或手机APP应用机械地“抄”到车载信息系统中去,那只能是一个“P”档应用(停车时使用),而不是对用户有真正价值的“D”档应用(行车时使用)。种种调查分析下来,就产生了需要语音来实现一些按键所达到的功能。”
     

     
    智能行车当道:语音iVoka划时代诞生
    “在早期版本的inkaNet车载系统中,我们已经大量使用了语音播报(TTS)技术,通过自动朗读新闻、通知等,方便用户在行车过程获取信息,并采用了简单的语音命令启动应用。而此次车展中推出的iVoka,是向语音操控前进了一大步。对PC或手持设备来说,语音输入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但在车载信息系统,未来语音必然成为最主要的输入方式。因此iVoka不是某一个应用,而是车载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就像电子商务的兴起离不开信用系统(支付宝)和物流,汽车信息化的启动离不开语音技术和网络。
    通过全球最尖端、最潮流的人机智能语音交互科技的运用,语音云驾驶iVoka颠覆性地实现了“语音兴趣点搜索与导航、打电话发短信语音输入、广播音乐语音控制”等丰富的语音交互应用,不仅省去了以往导航系统繁琐的输入过程,就连打电话、收发短信也变得轻而易举,彻底解放了驾驶者的双手,从而大大降低了开车风险。iVoka的便捷度与智能性就像一个隐形安全防护伞,主动避免了意外与事故的发生,让汽车成为了更安全的交通工具。”
     

     
    语音云驾驶iVoka为时刻渴望处于潮流尖端的都市人描绘了一幅未来智能行车生活的生动图景,那些曾经只会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神奇体验被一一实现。随着技术进步,更灵敏的思考分析、更强大的云服务必然会为我们解决汽车生活中的一切难题,通过网络带来的海量信息更给传统车载应用带来新的生命力,给用户的传统与核心需求带来更加颠覆性的体验。今天的iVoka才刚刚开始,而科技源于生活的灵感必将带领iVoka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远通集团耀华荣威4S店
    销售热线:0539-8562877 服务热线:0539-2725699
    地址:临沂市双岭路西段(京沪高速义堂出入口东200米)
     
    (责任编辑:徐传文)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