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临沂汽车频道 > 汽车资讯 >

FSC大学生赛车:寻找中国未来的乔治·亚罗

2012-03-29 10:33 作者:未知 来源:新华网
创立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研发精英团队,在年轻人中培养顶尖的汽车设计师和工程师,这是错过了自主研发黄金阶段的老一辈汽车人最大的夙愿。但当今高校教育的落后和车企研发积淀不足的现实,似乎很难完成这一“青年造星计划”。

     

      创立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研发精英团队,在年轻人中培养顶尖的汽车设计师和工程师,这是错过了自主研发黄金阶段的老一辈汽车人最大的夙愿。但当今高校教育的落后和车企研发积淀不足的现实,似乎很难完成这一“青年造星计划”。近几年,教育界和汽车界一直在做产学研结合的尝试,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仍然感到迷茫。是什么阻碍了中国汽车人才的发展?依靠外援和海归维持车企研发的现实能否改变?迫切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

      3年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展览科普部部长闫建来策划了一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项目,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时至今日,这个赛事已经成为选拔年轻汽车人才的重要平台,受到了国内各大车企的拥护。

      这就是Formula Student China(FSC)——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今年,这个备受高校重视和车企瞩目的赛事,即将举办第三届。

      据了解,大学生方程式比赛最早起源于美国,1979年由美国休斯敦大学发起;1991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美国车企陆续成为主办方,大赛发掘的人才绝大部分被车企核心部门录用;后来,该项目由美国汽车工程学会接管。

      目前,已举办这项赛事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德国和巴西等。全世界已有数百支大学生车队,每年打造一辆新车互较高下。闫建来表示,FSC包括工艺、环保、动力系统、现场操作系统、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等多个项目,评比的是学生的设计理念、工艺水平、成本控制能力和营销方案,以及把赛车制造成产品的过程。这不是一场竞速比赛或节油比赛,而是汽车人才综合素质的比拼。

      “我经常游走于北理工等高校和一汽研发中心等车企研究院之间,总有人向我抱怨,车企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差距太大。目前高校的汽车教材讲的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技术,与汽车产业的现状严重脱节。”闫建来说,车企为什么挖掘不到汽车人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改革速度远远低于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

      他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是一个行业组织,没有力量改变现状,但是,作为一个社会团体,学会有义务,也有责任在本科教育之外创造一个平台,来解决汽车行业人才需求的问题。

      这就是FSC诞生的背景。不得不承认一个差距,中国的学生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进入企业,还得有至少两年的实习过程,而国外这些参加比赛的选手,到了工作岗位上,直接就能上手,因为该赛事已经把学生的潜力挖掘透了。

      闫建来希望,通过FSC这个赛事平台,吸引中国优秀的汽车院校精英,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以使这些经历了系统教育但尚缺乏实战经验的孩子们,能够在未来承担壮大汽车产业的重任。

      从设计到制造,再到营销,直至完成比赛,整个过程需要一年的时间。用闫建来的话说,学汽车的人一辈子只有这一次机会,开着自己设计的汽车参加比赛,对学生的吸引力太大了。“今后即使进入汽车企业,整车开发也是几千人的联动,不是20人的团队就可以完成。对学生来说,用一年时间就可以接触到汽车开发制造的全过程,这种经历可谓珍贵。”

      开发FSC赛车,堪比开发一辆民用汽车,发动机、悬挂系统、空气动力性能、轻量化和安全性,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方位把关。值得一提的是,FSC同时也在考验汽车的成本控制能力。成本限制在10万元左右,不符合成本规则的都会被扣分。

      “中国在2010年销量超过1800万辆,确立了汽车大国地位,在未来十年,需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的转变。” 闫建来说,这需要4个基本因素,资金、技术、市场和人才,其中最核心的是后者,没有人才,前3个因素都无法实现。

      他表示,在我国汽车人才中,海归占了70%的核心力量,国内“自产”人才相对匮乏。FSC的目标就是为中国汽车产业发现和储备人才,目前只举办了两届,就有很多主机厂、研究院的领导来提前签约有发展前景的学生。

      “我们要找的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干汽车’的人。通过FSC,我们发现了不少疯狂热爱汽车的年轻人,在他们中间,一定会走出我们中国自己的波尔舍、乔治·亚罗。如果他们不是中国汽车业的栋梁,谁还是呢?”闫建来说。

    (责任编辑:韩筱)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