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财经>最新播报

中行临沂分行推出多款贸易融资产品助力商城国际化

2015年06月30日 14:41:00 作者:李永成 来源:大众网
近年来,中国银行临沂分行依托国内外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优势,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出多款贸易融资产品助力临沂商城国际化。

      近年来,中国银行临沂分行依托国内外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优势,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出多款贸易融资产品助力临沂商城国际化。

      “订单融资”业务。

      订单融资是中国银行为支持国际贸易项下出口商和国内贸易项下供货商( 以下统称“卖方” )备货出运,应卖方的申请,根据其提交的贸易合同或采购订单( 以下统称“订单” )向其提供用于订单项下货物采购、生产和装运的专项贸易融资。该业务主要适用于与实力较强,资信良好的核心企业(买方)保持长期良好业务往来关系的出口/卖方企业,尤其是核心生产企业上游的中小供应商。该业务可以满足企业接到订单后备货装运及发货前的融资需求,使企业大幅提高接收订单的能力,帮助企业扩大贸易机会、减少资金占用。

      “出口押汇”业务。

      出口押汇业务是中国银行凭信用证或托收项下的出口单据向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融通,帮助企业加快资金回笼,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单证相符的信用证项下单据,即使尚未在银行核有授信额度,中国银行也可以为企业办理此项业务。该业务用于满足出口商在信用证或托收项下的短期资金融通需求,具有加快进口商资金周转、改善现金流、节约财务费用等特点,可分为信用证项下单证相符押汇、信用证项下单证不符押汇、D/P托收押汇、D/A托收押汇等几类。

      “出口商业发票贴现”业务。

      出口商业发票贴是指出口商将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进口商(债务人)订立的出口销售合同项下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中国银行,由中行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应收账款催收、销售分户账管理等服务。该业务适用于出口商在出口赊销项下遭遇资金周转问题,并面临人民币升值巨大压力,在发货后、收款前遇到新的投资机会,且预期收益率高于贴现率等情况,欲获得资金支持、规避汇率风险。该业务具有加快资金周转,规避汇率风险等优势。

      “远期结售汇”业务。

      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指中国银行与企业签署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币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时按照约定为企业办理结汇或售汇。中国银行从1997年起率先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能够提供人民币对美元、港币、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等8种主要货币的交易牌价,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实现货币保值。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跨境人民币结算是指企业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的结算。中国银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政策范围内,可直接为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相关结算服务。办理中行该业务,企业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可以像使用美元等自由兑换货币一样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现阶段所有企业都可以叙做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全球都可利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中国银行在该业务上具有以下独特优势:中国银行发挥清算行、代理行一级清算与海外当地清算行并举的独特优势,为金融机构客户和企业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中银香港可为全球客户提供跨时区的人民币账户清算服务。中银香港、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中国银行台北分行是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港澳台地区唯一人民币清算行。

      跨境人民币协议融资业务。

      跨境人民币协议融资是中国银行海外机构根据与境内联行的事先约定,应国内出口商的申请,对其在出口项下的对外应收款或备货需求提供短期人民币融资便利。该业务适用于具有真实的出口结算及贸易融资需求,以信用证、托收、汇款等各种结算方式的企业。中国银行能够利用境内外市场不同利率水平,帮助企业降低财务成本。

      人民币海外直贷业务。

      人民币海外直贷是中国银行应境内企业申请,安排海外分行为外商投资企业在其投注差范围内提供人民币贷款,并将该贷款按借款人指示,支付到借款人在中国银行国内分行开立的指定账户。 该业务适用于有投注差(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之间的差额)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国银行该业务能够充分利用企业投注差,解决资金融通问题;可以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到期后,企业直接以人民币归还融资本息,免除购汇成本和可能的汇兑损失。

      内保外贷业务

      内保外贷业务是指中国银行应国内企业的申请,为境外经审核通过的关联企业向境外金融机构融资或取得授信额度出具融资性对外担保,保证境外企业履行贷款本息偿还义务或授信额度协议规定的资金偿还义务。该业务适用于境内信誉较好,但在境外当地融资有困难的“走出去”企业。(通讯员 李永成)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张婷婷)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