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敢当时评

学生在教室呼吸什么样的空气

2014年10月10日 13:28:00 作者:王石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学校里的PM2.5、甲醛、二氧化碳等多项室内、室外空气质量情况将可以实时监测。北京市一些学校已打算在学校试点监测PM2.5,期待更多学校受益,期待其他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也能跟进。

      学校里的PM2.5、甲醛、二氧化碳等多项室内、室外空气质量情况将可以实时监测。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10月7日透露,本市首次在两家学校试点在线实时监测PM2.5,并建立学校教室内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摸索制定出适合室内的PM2.5限值。(《北京日报》10月8日)

      在学校特别是教室里监测PM2.5,真是很有必要。今年3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宣布启动“蓓蕾健康空气行动”,在全国选取100所中小学、幼儿园等儿童和青少年室内活动场所,免费检测PM2.5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果说这只是倡议或者由民间团体在做,那么此次,北京市政府部门在教室里监测PM2.5,无疑是一种进步,体现了对青少年健康的重视。

      PM2.5已成为公共话语空间中的一个高频词汇,特别是一些家长,谈及PM2.5时忧心忡忡,担忧孩子受其戕害。有学者认为,大气污染对儿童造成的短期健康效应,包括婴儿死亡率和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的提高,主要由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提高造成。有人甚至提出一个概念——“我国从2005年开始出生的孩子可称为PM2.5一代儿童,他们的成长将伴随更多呼吸疾病困扰。”毋庸讳言,与成人相比,孩子的抗污染能力显然更弱,因此确有必要在学校监测PM2.5。

      据估计,我国治理灰霾至少需要20年时间。治理灰霾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在治理的同时强化预防。在学校监测PM2.5的意义就体现在这里——了解学校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学校教室内空气传播性疾病播散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可行的防控措施。监测不是目的,只是一个过程,是为制定干预措施,减少室内污染空气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

      因此,对于这种监测也有必要明确几点:其一,需要高标准监测。正因为孩子抗污染能力弱,且由于教室内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差,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就更需要高标准监测;其二,监测情况应公开,特别是告知学生家长。如果相关部门掌握了真实数据,但出于种种考虑比如怕引起惊慌,就对家长秘而不报,这就不可取。其三,更应该设计应对方案,比如规定PM2.5超标多少时,学校可以停课。同时还需考虑实施室内空气净化措施。

      值得提及的是,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学校卫生监督科副科长金艳伶表示,冬季采暖季即将到来,教室内二氧化碳可能超标,一旦超标,学校监测到后会立即开窗通风。更需关注的是,由于PM2.5标准值目前只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室外标准,室内标准在国内外尚属空白,此次监测也意在摸索制定出适合室内的PM2.5的限值。

      对孩子的健康,无论怎么关注都不过分;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北京市一些学校已打算在学校试点监测PM2.5,期待更多学校受益,期待其他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也能跟进。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