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敢当时评

用硬举措筑牢宣传思想文化根基

2015年04月16日 14:05:00 作者:张培国 来源:大众网
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把今年作为宣传文化系统“基层工作加强年”,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进一步增添措施、整合资源,在基层、在群众中把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起来,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针对基层宣传干部普遍反映培训机会少、平台低、力度不够等问题,积极实施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工程,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干部的业务素质。

      作者:张培国

      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把今年作为宣传文化系统“基层工作加强年”,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进一步增添措施、整合资源,在基层、在群众中把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起来,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4月15日新华社)

      今年1月14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贵州调研时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要坚持重心下移,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打牢基层基础,补齐工作短板,使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

      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虚功”、“包袱”,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由于受体制环境的影响,宣传部门责权不统一,有责任无权利,造成基层宣传思想部门权力范围小、管理职能弱、协调能力低。同时,在文化阵地建设上也普遍存在投入少,资源利用率低,形式创新少,文化活动吸引力低等弊端,再加上基层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长期困挠,导致各级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却面临着农民思想观念遭受冲击、农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信息传播手段不断更新、群众精神需求日益提高等新挑战。

      在此种新常态下,中央宣传部把今年作为宣传文化系统“基层工作加强年”,并和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意见》,通过着力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加强设施阵地和工作队伍建设,使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应该说切中利害,抓住了做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牛鼻子”。笔者认为,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

      一要抓好基层基础。各级党委要树立“像抓经济一样抓宣传思想文化”的意识,把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建立协同办公体系,强化上级宣传部对下级宣传部的指导作用,真正实现上下联动,零距离无缝对接。要整合意识形态领域单位部门的力量,打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孤军作战”的局面,发挥整体功能和联动效应。

      二要健全保障机制。良好的机制是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关键。要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特别是最基层的乡村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核督查,切实解决“无人管事”、“无钱办事”的困难。要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多方面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的结果与干部提拔使用及绩效奖励挂钩,增强考核的约束力。

      三要加强阵地建设。阵地建设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础、手段和内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逐年加大对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要多措并举鼓励知名文化企业到基层开发建设文化阵地,发展文化事业。要支持有条件的镇村、社区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性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在各地建设一批集思想教育、道德建设、文体活动、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宣传思想文化服务基地。

      四要提升人才素质。人才队伍是推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要把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紧抓好,科学制定省市县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实现人才培训常态化。针对基层宣传干部普遍反映培训机会少、平台低、力度不够等问题,积极实施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工程,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干部的业务素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