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敢当时评

有书香才有故乡

2015年04月23日 10:52:00 作者:朱永新 来源:人民日报
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绵延,在书香中拥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幸福。

      朱永新

      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绵延,在书香中拥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幸福。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它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依恋。如果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那么书香就是精神的故乡。只有书香浓郁之处,精神的家园才会美好,故乡才是真正的故乡,才能真正给予人们以慰藉和鼓舞。

      今年全国两会上,“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也正在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氛围和生活方式。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聘请的全民阅读活动形象代言人,我自然非常开心。那么,究竟书香社会拥有怎样的模样?我们应该如何建设书香社会呢?

      我心目中的书香社会,是一个全民阅读的社会,是一个由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学校、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乡村组成的社会,是一个领导干部带头读书荐书,亲子共读、师生共读的社会。书香社会有两个最重要的基础:书香家庭和书香校园。因为一旦在家庭和学校里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就可能成为终身的阅读者。

      我心目中的书香社会,是一个为全体公民提供良好阅读条件的社会。从出版上,以各项措施激励优秀图书出版;从销售上,以得力政策确保图书顺畅流通;从服务上,在社区、学校、城市、乡村建设合格的图书馆,优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有官方民间等不同机构和独立书评人发现、推荐好书,有阅读专家研究、推广阅读方法,有国家领导人和社会知名人士身体力行倡导读书、乐于荐书,有各行各业以读书为荣。

      阅读需要慢工出细活,推动也需要旷日持久的努力。从实践来看,政府推动书香社会建设,最容易遭遇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尤其是各地领导没有真正认识到阅读的价值与意义。二是资金支持不到位。书香社会的建设需要有一定的硬件条件,如社区图书馆建设、书店建设等,而且这些投入普遍不是一次性的,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三是行动落实不到位。政府推动阅读,下级部门单位为了应付检查却容易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针对这三个问题,扩大政府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切实成效,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从经验来看,政府积极倡导推动,社会广泛参与,是任何一项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全民阅读同样需要自上而下的引导和推进,也需要自下而上的行动与努力。要想让阅读推动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政府和民间共同参与、携手共进。从总体上看,政府搭台、民间唱戏是必要路径。政府应该为建设书香社会提供资金支持、舆论支持和行政支持,同时需要尽可能发挥民间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民间智慧从事阅读研究、阅读推广,从而一呼百应,在社会各个层面把阅读推动工作广泛坚持下去。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和图书馆的作用,以及媒体的作用,让阅读理念深入人心。

      建设书香社会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社会共同积极参与和努力,真正意识到精神的力量才是一切竞争力的基础,真正认识到阅读对于个人、社会、民族的价值,真正地把全民阅读作为一件大事来做。如此,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可能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得以绵延,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会随着物质的丰富而同时得到丰盈,我们才会在书香中从此拥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幸福。

      (作者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