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健康频道 > 最新新闻 >

专家提醒您正确的选购食用油 健康饮食从油开始

2013-02-21 13:40 作者: 来源:本网综合

     

      少吃油,吃好油,科学合理用好油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逢年过节,鸡鸭鱼肉就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在一饱口福的同时,大家往往忽略了饮食方面的健康隐患,其中一点就是“食用油摄取过量”。专家提醒,节日期间的不合理饮食容易导致食用油摄取过量,节日刚过,消费者要逐步调整饮食习惯,慎选食用油,培养“少吃油、吃好油、科学合理用好油”的健康用油新理念。
     
      专家建议1:“悠着点”吃油
     
      如今,肥胖和“三高”是让广大老百姓最为头疼的问题。众所周知,这些问题往往是因为不合理饮食导致的。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营养分会副会长王兴国明确指出:“脂肪摄入过高尤其是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可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
     
      北京市营养师俱乐部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余琪介绍,食用油的能量要大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量的总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合理膳食模式脂肪的供能比为20%~30%。根据我国居民能量实际摄入计算,通过食用烹调油摄取的脂肪量不超过30g,才能符合合理膳食基本要求。同时,专家建议需控制家庭用油总量,选择成分丰富、营养健康的食用油,这样才能很好地降低脂肪对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专家建议2:学会“吃好油”
     
      什么样的食用油是营养健康的食用油呢?我国著名油脂专家、中国粮油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瑞元给出了答案:“实际上没有一种油脂的脂肪酸是十全十美的;而从营养的角度上说,调和油是一个好的品种。”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调和油市场消费量已经占小包装食用油消费总量的30%以上,终端市场上存在的调和油品牌不下二十余种,且大多采用“冠名”的方式,即在名称上突出某一种油品,以其来命名调和油名称,如“橄榄调和油”、“花生调和油”等。这些调和油存在一个普遍且突出的问题,即是调和油各油种的含量和比例究竟是多少,并未在产品外包装的标签上予以标识,这会给消费者带来一种错误认识,以为名称上的油种含量最大,如“橄榄调和油”中的橄榄含量最多,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正是常年来在我国调和油市场盛行的行业“潜规则”,而这个“潜规则”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余琪说:“打个比方,不良商家为了节约成本,在所谓的"橄榄调和油"中只放入少量橄榄油,而放入更多的棕榈油,棕榈油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这种调和油就会增加消费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何保证消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害,确保消费者食用真正安全健康的调和油产品,出于这种考虑,中储粮公司于2012年推出金鼎食用油调和油产品,这是国内首个委托权威机构监制并公开配方的调和油产品,这一举动打破了调和油市场多年来秘而不宣的潜规则,迅速引发业内震动。在金鼎调和油产品的标签上,消费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各油种的成分和配比,据专家介绍,金鼎调和油通过均衡的脂肪酸配比,可以满足消费者每日必需脂肪酸的需要。
     
      专家建议3:“科学合理用好油”
     
      专家建议:首先,日常烹调用油要和日常膳食相协调,如果吃肉较多的人,烹调中应尽量少放猪油、牛油、黄油等,海产丰富地区居民和素食者则可适量使用饱和油脂;其次,提倡食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油,如调和油等,这将有益身体健康;第三,建议购买小包装食用油,避免食用油储存问题,随用随买,常吃常新。
     
      据金鼎食用调和油配方研制组组长谢黔岭介绍:“调和油最受关注的核心是必需脂肪酸摄入量均衡的问题,调配好ω-6系列(亚油酸)和ω-3系列(α-亚麻酸)的比例尤为关键。”目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最佳比例为4-6:1,而金鼎调和油的两者比例达到5:1,符合消费者日常必需脂肪酸均衡的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用油观念逐步向“透明、安全、健康”方向转变。专家提醒消费者,要逐步培养“少吃油、吃好油、科学合理用好油”的健康用油新理念。选择食用调和油时,要看准品牌、看好配方,做到明白消费,安全食用。ly
     
    (责任编辑:张婷婷)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