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家居>热点新闻

出口合格率仅六成 贴牌拖累小家电质量形象

2014年10月09日 10:39:00 作者:陈维 来源:北京商报
相比电视、空调、冰箱等大家电产品工艺质量的不断提升,小家电行业则是停滞不前。业内专家认为,小家电产品整体质量合格率差,主要是因为行业贴牌现象严重,品牌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相比电视、空调、冰箱等大家电产品工艺质量的不断提升,小家电行业则是停滞不前。日前嘉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出口小家电产品进行抽查,结果合格率仅为六成,使得小家电质量问题再次引发热议。业内专家认为,小家电产品整体质量合格率差,主要是因为行业贴牌现象严重,品牌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出口小家电质量下降

      嘉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全市范围内对出口小家电、进口消费品和进口危化品实行抽查,共涉及企业17家,出口产品抽样10批,在本次监督检查共检出不合格出口小家电4批,不合格率为40%。

      据了解,涉及产品有输往美国的比萨锅、输往印度的烫发器、输往印度的电熨斗、输往澳大利亚的取暖器,主要问题在于防触电保护不合格、温升不合格、功率不合格等。在业内专家看来,这些不合格产品一旦流入市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是出口产品,一旦爆发质量问题,将影响国内家电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

      “针对这些不合格产品,我们要求生产厂家立即整改,已经出口的产品,要求他们将情况告知收货方,并密切关注后续情况,若收货方有需要召回,按照收货方要求办理。”据嘉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法综处处长徐向军表示,此外,生产厂家对不合格产品整改后,还要再次进行复验。

      企业质量管理差异大

      事实上,小家电产品之所以质量问题频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小家电行业贴牌情况十分普遍。2012年,飞利浦电饭煲便爆发了产地造假一事,飞利浦HD3035电饭煲生产工厂标称为飞利浦珠海工厂,但实际生产却是奔腾电器上海工厂。正是因为小家电贴牌普遍的行业特性,而生产工厂往往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品牌企业对产品质量管理显得十分关键,不同品牌的小家电产品质量往往会存在较大差异。

      号称“中国互联网家电第一品牌的SKG”,同样生产经营各类小家电、冰箱等产品。就在今年早些时候,有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投诉称,新买的SKG冰箱质量问题频发,后经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协调后,才进行了上门维修。然而修完后,也并未告知消费者具体原因是什么。对于SKG如何管控其产品质量,北京商报记者向SKG品牌部相关负责人进行询问,不过截至发稿前,对方并未给以回复。

      而作为小家电领域的高端品牌北美电器(ACA),其在质量管控方面则较为苛刻。据北美电器负责质量方面的工作人员梁先生介绍,ACA产品从最初的产品设计、开发阶段,便要求产品在结构、安全方面一定要满足国家3C认证标准。在产品验收时,ACA会对每1000台产品抽检80台,其中只要有1台产品存在严重问题或者10台存在轻微质量问题,均全部拒收,严格保证产品质量。

      售后服务体系待完善

      质量问题频发,也给企业售后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然而事实上,小家电行业的售后却同样不尽如人意,每年小家电维修费贵、退货难等报道屡见不鲜。

      家电分析师梁振鹏表示,小家电投诉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小家电企业的规模小。“小家电企业一年能有几亿元盈收就算不错了,如果销售额达十几亿元的小家电企业,那算是非常非常大的了。因为整体销售规模小,所以无法在全国各地建设大量的售后维修网点。”

      据悉,现在很多小家电企业都是将售后维修业务外包给各地的第三方维修机构,或者其他企业。通常他们在委托的时候,会说明当消费者凭借购买发票或者生产编号来维修时,在保修期内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维修服务或更换零部件。但是,真实的情况则是部分第三方维修机构阳奉阴违,自行主张,为了使本身利益最大化,一方面向厂家收取维修服务费,另一方面则肆无忌惮地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消费者收取费用。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要解决小家电行业难题,主要还是看生产企业。首先品牌企业不要贪图一时的利益,要在产品质量方面严格把关,从上游尽可能杜绝问题产品流出。其次,在挑选售后服务合作方时,应该选择那些规模比较大且有信誉的第三方家电维修机构。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