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新闻聚焦 >

妙手仁医刘振川: 微创手术延长脑出血患者生命

2012-10-17 08:12 作者:周广聪 来源:大众网-鲁南商报
对于脑出血的病人,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只要有病人,不管在哪、不管什么时间,刘振川随叫随到。但是,脑出血病人高达58%的死亡率,到了他的手中,为何能降低到10%?

       对于脑出血的病人,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只要有病人,不管在哪、不管什么时间,刘振川随叫随到。但是,脑出血病人高达58%的死亡率,到了他的手中,为何能降低到10%?

    1、不管在哪,不管几点 必须随叫随到

      “张-守-英……”10月15日下午,听到医生的询问,刚从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神经科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的病人张守英(化名)吃力地说出自己的名字。

      对于张守英的家人来说,过去的11天,漫长难熬。10月4日晚7点半,53岁的张守英被送到临沂市人民医院时,急性大量小脑出血,处于深度昏迷。

      当晚,已经回到家中的神经科内一科主任刘振川接到医院的电话,“晚上九点,我从家中返回医院。病人已经深度昏迷,生命特征不明显。”刘振川赶紧给病人做了微创手术,手术长达两个小时。

      和其他科室有些不同的是,刘振川所在的神经内一科负责的多是脑出血病人,而这种重症突发性的病人往往不能拖,需要马上手术。“接到医院电话时,不管在哪,不管几点,必须随叫随到。”刘振川说。

      在他博客里,一篇篇救治病例的日志,多数是他在半夜的手术之后写下的。在一篇凌晨两点完成的日志里,这样记录了他去年的生日:今天是我的生日,特意排了休班,回老家看父母。下厨做好饭菜,陪老人吃了顿午饭……下午6点,值班医生打来电话:“刚收住院的一个脑出血病人,很重,能不能来看看?”

      救人要紧,刘振川只好改变主意,说服爱人、孩子,一起回市区。当晚8点,刘振川赶到病房,患者昏迷,术前准备,做手术。晚10点回到家,看了一会儿电视,11点睡下。

      没过多久,手机又响了:“又收了病人,脑出血,深昏迷,已经脑疝、瞳孔不等大,能不能做手术?”此时已是凌晨零点15分,刘振川没有犹豫,10分钟赶到病房,读CT片、查病人、跟家属谈话沟通、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记录、手术记录……做完手术时,已是凌晨两点。

    2、很多濒临死亡的病人 被他拉了回来

      “对于脑出血的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对于这样的工作状态,刘振川早已习以为常。而他也始终认为,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是最平常的事情,也正是在他和医院同事的努力下,很多在死亡边缘的病人,经过手术之后,重获“新生”。

      有一天上午,正在查房的刘振川接到急诊室的电话,他立即赶到急救室:一位62岁患者自外院转来,急性大量小脑出血一度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复苏后。简单查体后,病人深度昏迷,急性脑休克,四肢呈弛缓性麻痹。

      刘振川说,从国内外公开的教科书、诊疗规范、治疗指南等专业资料上讲,该患者已没有治疗价值,在很多医院,尤其大医院、级别高的医院,甚至失去了住院的资格。

      与家人简短沟通后,病人住院7床。上呼吸机,行脑室外引流术、小脑血肿改良立体定向手术……一直进行到11点50分,病人在12点瞳孔回缩,光反应出现,下午3点,眼球似乎能转动……继续行液化外引流术,病人不断好转,第二天早晨查房,病人终于醒了!

      脑出血是急诊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发病后第一月内的病死率高达30%~50%,超过1/3的幸存者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此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因病离开的生命。

      但是,在刘振川的手术记录上,这样的重症脑出血的病人,每个月超过30个。不过,其中多数病人,都有一个几乎相同的遭遇,突发脑出血濒临死亡,又最终从死亡边缘被拉了回来。

    3、自创微创手术方法,让病人获得“新生”

      是什么让这些病人濒临死亡,却又获“新生”?说起这些,刘振川谈起了自己的最初的从医经历,“我小时候就体弱多病,从小就想着以后一定要做一名医生。考大学时,毫不犹豫报了医学专业。”

      工作后,他发现,治疗突发脑出血的病人,采用的多是开颅手术,但经过开颅手术后,病人可能非死即残。“多数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就被及时送往医院,发现血肿再扩大的现象很普遍。新发的脑出血患者,医生要做的事,首先是防止血肿再扩大。”

      经过不断总结这类病人的特点和易发因素后,刘振川首次在国内外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不稳定型脑出血。“就是及早发现导致血肿再扩大的危险因素,立即干预,使血肿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

      与此同时,刘振川研究出一系列微创治疗的方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选择最小的创伤方式,为病人做手术,让脑部的出血通过管子引流出来。”刘振川说。

      “曾有一个脑出血病人,在南方一家大医院做了开颅手术治疗,但最终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家属不甘心,又送到我们医院。有人可能觉得,病人已经开颅,是不是用这种方法就能救他?

      但是,手术却最终采用了自己的方法,重新在头部选择手术部位进行引流。“尽管手术很成功,但病人因为经历开颅手术,最后可能要靠轮椅生活。这也就是我的手术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区别。”

    4、向全国推广 培训各地医生

      从1996年至今,刘振川独立完成3000余例脑出血手术治疗。手术病例术后30天内病死率降至8%以下。手术患者从新生儿到百余岁的老人,病种包括颅内出血、自发性脑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等等。

      由于微创手术的全面正规开展,目前,刘振川等人在救治脑出血时,已不再单纯地保命治疗。“去发现具备不稳定型脑出血危险因素的患者,主动地预防控制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再扩大。”

      刘振川说,先后有大量的脑出血微创手术病人出院后短期内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真正做到让脑出血的病人躺着进来,走着出去。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科研人员曾对308例确诊为脑出血病人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死亡179例,死亡率高达58%。但在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对重症脑出血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死亡率降至10%。

      作为脑出血救治的领跑者,刘振川创立的微创手术方式已被中国医师协会认可,自2007年开始向全国推广。

      10月13日-14日,在临沂举行的微创治疗脑出血高级研修班上,刘振川作为主讲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介绍经验。而这样的培训班已在全国27个省、市举办了35期,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

      在刘振川看来,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可能就是逆转一个生命。“医生干预病人之后,能去延长生命,这是医学的作用。但是,任何事情不可能完美,我能做的就是降低这个死亡概率。”

      记者 周广聪

    (责任编辑:江志宇)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