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是加拿大政府审批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最后时间,在期限就要到来之际,6日,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网站发布公告称,将进一步延迟寄发关于对尼克森的收购的交易通函,寄发日期延后至2012年12月31日。
这是自10月11日,加方延长收购审查期30日之后的第三次延期。其中,第一次由10月11日延期至11月10日,第二次则延期至12月10日。(李由)
加拿大延长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审批期限
新华网渥太华10月11日专电(记者张大成)加拿大工业部长帕拉迪斯11日发表声明说,加拿大政府决定,将审批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收购尼克森公司申请的期限延长30天,延期至11月10日。
依据《加拿大投资法》,资产价值超过8.3亿加元(约合3.36亿美元)的收购交易须经联邦政府审批,以确保交易能让加拿大“净受益”。自收购申请递交日起,加政府应该45日内作出回复。当加政府认为并购审查尚未完成时,可再延长30天
8月29日中海油已向加拿大政府提交了关于此次收购的审查申请,到10月11日已满足45天的要求,帕拉迪斯宣布再延长30天审查期确实合乎加国法律。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 再遭加拿大政府延期
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再起波折。当地时间2日,加拿大工业部长帕拉迪斯表示,加政府决定将审批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收购尼克森公司申请的期限再次延长30天,至12月10日。这是中海油在提出收购要约后第二次遭到审批延期。
加拿大工业部网站发表声明称,审查期延长并非不寻常,在收购方提出申请45天后,政府有权将审查期延长30天,而加拿大工业部部长亦有权在延长30天后再次延长审查期。
中海油于8月29日向加政府提交了关于此次收购的审查申请,到10月11日满足45天的要求后,加拿大工业部部长帕拉迪斯宣布延长30天审查期至11月11日,就在审批日即将来临时,又第二次宣布延长这起收购案审批时间。
近年来,中国石油公司在海外的并购从未停止,但成功之路却颇为曲折。近期,国内三大石油巨头的海外并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收购优尼科公司(Unocal Corporation)折戟7年后,中海油卷土重来“抄底”,7月23日宣布,中海油宣布将以每股27.5 美元的价格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Nexen),总报价则高达15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4.44 亿元),创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纪录。不过,此次“抄底”并不便宜,收购溢价高达61%,再则尼克森负债43亿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因而,这笔交易在牵动业界大量眼球的同时,也在海外引发争议,被质疑溢价过高。重金砸进海外并购,体现了中海油海外并购的冲动和欲望。当然,收购加拿大企业的不止是中海油,就在中海油宣布收购尼克森的同一天,中石化也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SIPC),与加拿大第五大独立石油生产商塔里斯曼能源公司(Talisman Energy)签署认购协议,以15亿美元收购后者在英国的子公司49%的股份。“这是公司首次进军北海资源市场,除获得规模可观资产外,单位2P储量收购成本仅为6.4美元/桶,明显低于该地区其他交易成本。”一份中石化内部文件称。继中海油、中石化之后,中石油7月26日也宣布,收购法国苏伊士环能集团卡塔尔海上第四区块40%石油勘探开发权益获得卡塔尔能源和工业部正式批准。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环境下,国内油企纷纷向海外进军,抄底意图明显。而中海油、中石化同日宣布大手笔海外收购的消息,这或许只是个巧合,除了再次显露能源饥渴之外,抄底海外市场的动机也表露无遗。
虽然“大手笔”频频,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仍落后。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欢呼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海外并购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率一直高居全球之首。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不乏夭折或流产的案例。联想“蛇吞象”式并购IBM并不成功,中海油以185亿美元收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折戟,牵动全球神经的中铝195亿美元注资力拓交易“夭折”,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悬崖撒手,中投公司投资黑石大摩至今巨亏,中国平安投资富通集团终究是一场错误的牵手,腾中收购悍马上错花轿,TCL并购法国汤姆逊吞苦果,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陷入了质疑门等等。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光荣而悲壮的战斗!在海外并购这个庞大而又繁琐的系统工程中,我们总是一不小心就失误,莫名其妙交学费。我们看到了收购价格的低廉,却忽略了“明察秋毫”的古训;我们常常将一口面包吞下去,却发现消化不良,最终反倒被逼出局;我们以为摘到了鲜花,却一不小心踏进陷阱。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所以出现众多失败案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企业大多没有海外并购经验,对国外的相关法律不是十分了解。而海外不时发出的“狼来了”的惊呼,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无形阻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高的失败率让我们不得不静下来叩问和反思。
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在资金上终于具有了海外收购的实力;即便资金不足,也有多种融资通道可以解决资金问题。目前,我国有资金实力进行大规模海外并购的企业,多半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大型国有企业有着许多天然的优势,它们直接隶属于政府,而政府的某些保护措施使企业免于自由的市场竞争,因而这些企业处于垄断地位轻松地掌握著市场定价权。巨额的垄断利润是大型国企在国际上财大气粗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们敢于在国际市场大手大脚、不注重细节的实力所在。这些特点使庞然大物们表面上看十分强大,但实际上又极度虚弱,极易遭受重大损失。特别是高度自由化的国际市场多少让这些企业有些“水土不服”难以适应。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充分说明“去美国并购并非有钱就行”。先是收购计划被美国媒体泄密,接着在规定时间内错过了报价的最佳时机,反倒让美国雪佛龙公司掺和进来,抬高了价格。最后中海油的报价不得不每股多出了12美元、总计数十亿美元。好多人就不明白,说市场经济凭什么不是贯彻竞价孰高规则的经济?价高者得嘛,天经地义。还真不一定。美国的公司法采行董事会中心主义,而非股东大会中心主义,董事会在抗御敌意收购方面权力很大。美国的股东们也有天然的爱国心理,人家不愿意把股权卖给一个不了解的、从中国来的国有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中海油的高调行为又惹得一些国会议员不高兴。就相当于一个有钱的小伙子想追求一位漂亮姑娘,姑娘还没有对你产生好感,你非要高调地纠缠人家。而后在收购的关键时刻,“中海油以贯彻国家的能源战略为己任”、“中海油作为大型国企担负着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等内部讲话又被媒体公诸于众,从而引起了美国政客和愤青们的愤怒。中海油受到美国政客们的反对后,自动撤回了收购要约。
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搞大手笔的收购,体现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政府希望企业出走海外,缓解外汇储备剧增的势头,但更折射出中国企业的成熟和壮大,视野和战略已开始由全国移向全球。但目前由于中国企业缺乏并购经验,战略规划和管理水平较低,使其在并购过程中面临信息缺失、法律风险和文化冲突等不利因素,这往往是导致并购失败或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收购还要当心众多“陷阱”,例如信息陷阱、同业竞争陷阱、负债陷阱、经营障碍等,避免盲目抄底。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增大,中国企业必将走进国际市场,并购海外企业也会常态化。但是,在众多的失败案例面前,我们不能一味的想出去,而是要想好为什么要走,如何走,走出去以后又该如何。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企业要思考的,政府相关部门也要斟酌。然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为何屡战屡败?那是因为,许多企业怀着无比的自信,带着美丽的梦想,他们上路了。从头到尾他们的设想都是:并购——产品品牌效应——整体知名度提高;并购——销售范围增大—客户群增多—销售业绩上升;并购—原材料获取容易—产品生产成本降低。三者结合,企业的明天更美好。但是在机遇面前,很少有企业会思考,我准备要面对的问题是什么?这笔收购案我的胜算是多少?在收购完后,我将如何整合?我能否整合成功?而是一味的“海外抄底”,对收购进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金融、审计甚至政治、文化因素不予审慎考量。海外并购虽然看似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发生的事情,但在西方政党林立、政权更迭频繁的状态下,如何取得执政党和在野党的信任,如何取得被并购企业所在地公众的信任,如何取得媒体的信任,如何取得被并购企业员工的信任,这都需要高超的沟通技巧和公关协调等手段的运用。但可惜的是,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大多不擅长,甚至干脆忽略! 中国企业常易犯的一个大错误就是将宏伟的“野心”目标当成是战略, 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在为实现这种野心而制定的高目标的心态中, 一些中国企业存在着一种危险的冒险精神。许多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在“如何做”层面上也经常出问题: 我们采取的方案是什么?我们的方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优势?如何能保证实现此方案?我们的风险在哪里?我们的备用方案是什么?如果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我们如何采取备用方案来规避风险?
当然,中海油等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不是为了打破现有体系,而是为了融入其中,参与创造全球财富。不管怎么说,这次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也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一大突破。中海油此次收购意在进一步拓展其海外业务及资源储备,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这也是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然而,海外收购有极其复杂的过程,所需时间漫长,程序复杂,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使收购前功尽弃。更何况,收购并不是最终目的,有没有能力把海外的资产全盘接管并运营好,才是挑战。首先管理层肯定要重新梳理一遍,对于尼克森这样一家规模的企业来说,管理层肯定盘根错节。尼克森的项目很分散,遍布加拿大、墨西哥湾、西非、英国北海等地,整体的收购,就意味着不仅是收购权益,参与某一区块的开采运营,还要掌控整个公司的资产、管理和运营。难度截然不同。虽然尼克森有一定的资源、技术和渠道,但是中海油在收购之前,必须了解尼克森整个企业的债务情况,收购后虽然有了渠道、有了技术甚至有了研发,但是负债率特别高,中海油也会不堪重负,最后也没有很好的发展。尤其在一些国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当下,中海油稍有失误,就会被对方放大来看,甚至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因此中海油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应谨慎、低调,同时在细节上多加注重,不给对方留抓住辫子大肆发挥的机会。细节并不只在言行上,在法律体系健全的欧美国家,税收、环保等敏感因素,处理稍有不慎,同样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由此可见,并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系统地布局并做好细节、全方位准备至关重要。
中国石油企业要成为全球化的公司,就需要全球性的发展,海外并购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是一场“潜力”与“能力”的博弈。无论如何,海外并购考验的不是勇气,而是消化能力。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信息透明的情况下,决策的过程并不太艰难。艰难的是并购后漫长而充满变数的整合过程。并购最重要的就是收购完成之后如何进行企业整合,让收购得来的核心竞争力或者是市场通路得到最大的价值发挥。对于国际化管理经验尚缺的中海油而言,巨资并购海外资产并不就意味着买了就赚了,能否经营好也将成为整个收购成败的关键。海外并购持续强劲增长的最大障碍来自中海油自身能力缺憾:收购前缺乏整体战略规划,仓促交易;谈判中易忽视双赢结构;交易后整合期则缺乏经验丰富的领导层和新组织制度。西方有句谚语:“厨师必须尝自己做的菜”。意思是,一道菜的好坏,取决于各种因素,比如:火的大小、油盐多少、锅的热烫程度、调料的种类……并购如炒菜,一个优秀的厨师,只有善于把各种有效的资源和环节配合起来,并且尊重炒菜的规则和程序,每个环节都不落下,最终才能炒出美味的菜来。
企业国际化需要新的思维、新的智慧、新的队伍、新的战略战术、新的能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中海油必须认识到,在全球的竞争中,依靠本土的打法及队伍,不可能成功。按照中海油的规划,到2020年左右,将建成年产量5000万吨的“海外大庆”。而2011年中海油的海外权益油产量仅1000万吨。如果中海油能够顺利收购尼克森,将对其成5000万吨的年产能提供巨大帮助。因此,中海油走出去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压力非常大。更何况,国际上的“兔子”型企业,多数非常强大,抗风险能力较强。想想看,人家是千手佛,即使断了几条胳膊也不会伤筋动骨。而我们的企业呢?一旦失手,我们有可能葬送自己。因此,处于国际化关键关口的中海油,面对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和阻击,过去了就是成功人士,闯不过去就有可能成为“烈士”。(来源:人民网-中国能源报 作者陈柳钦 系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石油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周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