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济田的丈夫拿着夫妻二人的遗体捐献登记书。(周广聪/摄)
刘济田的丈夫拿着夫妻二人的遗体捐献登记书。(周广聪/摄)
大众网临沂讯(记者 周广聪)“咱也做不了多大贡献,死了就把自己捐了吧……”这是白血病患者刘济田生前说过的一句话。4月5日,按照其生前遗愿,刘济田的家属与山东大学医学院遗体接收中心完成了捐献遗体交接手续,她也成为临沂市第六位遗体捐献者。
4月5日17时46分,兰山区枣沟头镇庞家村,来自山东大学医学院遗体接收中心的殡葬车缓缓地关上了车门。“她的心愿终于完成了。”站在车旁的46岁男子徐学成早已经泣不成声。“她就是位普普通通的庄户人,真没想到做出这样的决定。”一位亲属说道。
遗体捐献者叫刘济田,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去年5月,一直在外打工的刘济田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虽然一直在治疗,却没能好转。”徐学成说,妻子患病后不久,和他说起了自己的心愿:捐献遗体。
“那天晚上,我和她在电视中看到有人捐献遗体,我们就边看边说起这件事。”徐学成说,妻子的这个决定,并没有让他意外,尤其是遭受病痛的折磨,让她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就捐献遗体这个事商量了一下,最后将我们的决定告诉了家里的人。”
尽管这个决定遭到家里人的反对,但徐学成、刘济田夫妇还是坚持着这个心愿,并最终说服了亲属。今年3月8日,在临沂市红十字会,夫妻二人在对方的遗体捐献书上签了字。
4月5日上午11时许,年仅48岁的刘济田在家中离开了人世。在亲属完成遗体告别之后,下午1点,丈夫徐学成通知了临沂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得知这个消息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也第一时间通知了遗体接收方——山东大学医学院遗体接收中心。
17时35分左右,山东大学医学院遗体接收中心的殡葬车抵达。17时46分,家属与山东大学医学院遗体接收中心完成捐献遗体交接手续。
据临沂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市已经完成遗体捐献5例,“刘济田也成为临沂市的第六位遗体捐献者。”
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有两个愿望
一个是穿婚纱,一个是捐献遗体
说起母亲刘济田时,23岁的儿子徐怀远说,“她很朴实、善良,总是愿意帮助别人。”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农村妇女,临终前一再嘱咐家人,希望自己的后事一切从简……
三八节那天,她递交了捐献申请
对于年仅23岁的儿子徐怀远来说,母亲的这个决定,虽然让他很惊讶,但并没有让他难以接受。“我总归是个年轻人,可以能接受,更应该尊重妈妈的决定……”在徐怀远看来,母亲做这样的决定真的是有原因的。
徐怀远所说的原因,正是母亲患病近一年的经历。因为在外打工没能及时参加新农合,母亲在去年20余万元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徐怀远记得后来家里没有钱,又去不起大医院,母亲有时疼得实在受不了,父亲便去批发点便宜的镇痛药回来,自己学着给母亲扎针。第一次扎时手一哆嗦,五六公分的针头全扎进去了,打到了骨头上,拨出来时鲜血直流……
也正是因为不断遭受病痛的折磨,让刘济田最终做出了捐献遗体的决定。
经过深思熟虑后,在三八妇女节当天,刘济田和徐学成郑重地填写了遗体捐献申请书,交给了临沂市红十会。
“想为病人做点有意义的事”
徐怀远记得,母亲患病住院期间,看到其他和自己一样的病人,总会难过。“她看到和自己一样的病人,很多人最终因为没钱医治就去世了,她希望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为其他病人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徐怀远说。
做出捐献遗体的决定时,刘济田曾说:生前没给国家做多大贡献,死后就把自己捐献给医学机构吧,既可以给家庭减轻些负担,又可以让医学研究研究,多给绝望的病人创造一些生的希望……
回忆起妻子当时说的这些话,悲伤的徐学成低着头,紧紧地握着捐献登记证书。“她说,人都死了,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最后烧成灰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捐给医学研究,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徐学成说。
徐学成说,妻子希望在自己去世捐献后,在这方养育她的土地上寻一个安静的小角落,留下点曾到过这世上的记号,让家人以后逢年过节想她时,有个说话拉呱的地方,“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要求。”
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有俩心愿
在去世前几天,刘济田向家人说出了自己最后两个心愿。她说,自己结婚时,没有穿过婚纱,现在看到很多年轻人穿婚纱,想穿一次婚纱。听到妻子的这个心愿,徐学成心里悲痛万分,他赶紧去给妻子买来婚纱。
最终,刘济田穿着婚纱离开了人世。徐学成说,结婚近三十年,妻子很少跟自己提任何要求,“在村子里,她除了名的好脾气,从来不和红过脸,所有的事情都让着我,她对父母也很孝顺……”
刘济田第二个心愿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办理后事。“这个意愿就是捐献遗体,这那天很多人在场,她告诉所有人,满足自己的心愿,她要求自己的后事一切从简……”
这样的决定,对于刘济田近90岁的父母来说,他们实在难以接受。但最终,刘济田的坚持,打动了全家人,并最终得以完成心愿。徐学成坦言,妻子知道遗体捐献的意义,也知道现在在推行殡葬改革,而这正是她最后一个心愿。
还有不到4个月,她就做奶奶了
说起母亲时,徐怀远说,自己不知道如何去表述,“她很朴实、善良,总是愿意帮助别人。”徐怀远说,她和所有的农村妇女一样,是一个普通人。
在母亲患病近一年的时间里,母亲念叨最多的就是自己。由于父母在外打工,自己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并不多,“这些年,妈妈的身体并不好,直到患病前,她还在外地打工。”
徐怀远说,一直以来,母亲有一个心愿,就是想抱上孙子。“妻子已经怀孕6个多月了,还有不4个月,她就做奶奶了。可现在,却成为一辈子的遗憾了……”说着这些时,徐怀远沉默了很久。
4月5日17时46分,山东大学医学院遗体接收中心的殡葬车缓缓的关上了车门,刘济田的的亲属们悲痛地站在车旁。
17时48分,车子驶离所有人的视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家门口,望着远去的车,满脸泪水……zgx
(责任编辑:白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