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港新闻网>要闻精选

临沂临港区:发展观光农业 田园变“乐园”

2016年04月28日 08:35:00 作者:王雪 董健 来源:大众网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风光格外迷人、乡村无比靓丽、人民厚道淳朴;整个园区与“小黄山”相依而成、有奇形怪状的仙人奇石、有自然天成的龙山水库、有婀娜多姿的大小湖泊……

      大众网临沂讯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风光格外迷人、乡村无比靓丽、人民厚道淳朴;

      整个园区与“小黄山”相依而成、有奇形怪状的仙人奇石、有自然天成的龙山水库、有婀娜多姿的大小湖泊;

      赏樱花、看林海、品茶香、休闲垂钓、水上乐园、采摘鲜果、品尝农家美味;

      ……

      “几年后在临沂临港区境内,将会有这样一个宁静美丽的世外乐园,那就是山尔生态观光农业园。”山尔生态观光农业园项目负责人卢兴习自豪地告诉记者,山尔生态观光农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旅游观光、运动健身、休闲度假、餐饮购物、农业观光、生态农业多位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区,将有效地拉动临沂临港区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

      农业,本是一个大概念,主要包括农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但真正的高效农业,应该是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实行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辅之“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生产品种更多、数量更大、质量更优的安全农产品、食品,除了可以食用同时具备观赏等多种功能,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

      这里,走的是农旅结合、以旅促农之路。

      山尔生态观光农业园项目是坪上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由临沂山尔生态观光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生态观光旅游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为3.5亿元,利用后下寨村地理区域优势打造一个规划一流、环境一流、品质一流、经营一流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平台。

      这是发展模式的大胆创新。

      项目建成后,这里有蔬菜、花卉、水果、观赏苗木、向日葵、原生态热带雨林等特色产业,是集现代农业、高新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老年人康体中心、多功能会所、创意经济等于一身的综合型多功能休闲旅游农业观光园。

      目前,园区已成功栽植鲁甲1号茶叶40余亩,大樱桃10余亩,黄栌、连翘、百日红、三角枫、五角枫、杏树、桃树等200余亩。其中鲁甲1号茶叶于五月底就可发芽成长,大樱桃明年春天即可开花结果。卢兴习介绍说:“园区将于9月份建设1.5万亩左右的高效农业大棚,里面包括蔬菜、瓜果等各类绿色农产品,年前产品可面世;建设600余亩原生态植被,以黄栌等绿色植被为主,预计于9月份完成;同时,我们还将在秋季种植50余亩向日葵,项目建成后可供游客观赏。”

      这是循环立体生态的有力探索。

      在园区建设中,山尔生态观光农业园依托临沂临港区内的丰富旅游资源,紧紧围绕“循环经济、立体农业、生态环保”三大核心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循环提升资源效用,以立体合理分布土地空间,以生态环保促进环境和谐,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临沂临港区循环生态园。

      利用土地空间,创新发展立体种养殖农业。整个园区以打造梯田生态农业为主。在空间高处种植景观树、果树;在果树下面育苗喜阴植物;在地面和沟渠种植花卉、水草植物;同时在园区发展水、陆、空三位立体养殖业。在沟渠中养鱼,养殖的鱼一方面可供园区内农家乐、绿色餐饮等食用,一方面可供游客休闲垂钓;地面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或圈养家禽、动物;空中养蜜蜂或各类奇色异鸟。实现空中、地上、地表和水中四位一体的立体发展模式。“我们还将在园区内成立山尔种植业和养殖业合作社,以入园的形式与周边群众互动,大力发展农林牧渔业。”卢兴习说,通过养殖动物,还可解决园区果园青草及农作物残留资源问题,利用动物粪便生产沼气,将沼气作为园区的生活能源,将沼渣作为植物的有机肥。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园区基础建设,5月初前完成40公里环山公路建设,6月初前完成园区主门和蓄水量200万立方米的水库建设,同时我们还将建设4个停车场供游客使用,最大的为6000平方米……”说起园区的各项建设,卢兴习充满信心和干劲。

      充分挖掘当地乡村旅游特色、强化人文创意、打造特色产业、尊重农民文化生活与农村风情风貌,绿树成荫,繁花似景,花的海洋、人的乐园,一个具有区域标志性的多功能休闲旅游农业园将一步步成形于临沂临港大地上,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讯员 王雪 董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宏)
想随时随地获取更多临沂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关注临沂大众网(@lydzw)微博
或临沂大众网公众微信( linyidzw);新闻爆料请登录大众论坛临沂社区或拨打新闻热线0539-703777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