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临沂11月6日讯(记者 付茜)村口的南涑河水,一如既往地静静流淌着,罗庄区傅家庄西北社区的村民没人说得清“她”究竟流淌了多少年。但是对于“她”近30年的变迁,大家倒是能说个一二。60岁的西北社区党委副书记张相臣说,自己生在南涑河边,长在南涑河边,是个地地道道的“涑河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绕村而过的南涑河曾是那么的美丽,80年代中期以后,却被污染成一条臭水沟,人人绕道而过。
60岁村干部张相臣:沉睡20余年,南涑河重现往日风采
“真没想到还能盼到‘她’恢复容颜的这一天。”站在南涑河边,张相臣无限感慨,原来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竟离自己这么近,生涩的文字道出的是他和数千村民的心声。
碧水绕村走南涑河曾是条母亲河
张相臣,从出生到现在,在南涑河边已经生活了60个春秋。挑水、洗澡、摸虾,南涑河给张相臣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记忆。
“30年前,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村民们排着队到河边挑水吃。”张相臣说,什么都是原生态的,河道不宽,河水也不深,柳枝轻拂两岸的景色,太美了,令他此生难忘。他说,到了80年代,村民还能下河游泳、洗衣,逮鱼等。
河水静静流淌,白鹭在河上盘旋,鱼儿在水中畅游,对于曾经的付庄三村(现为傅家庄西北社区)村民来说,村北头的这条河无疑是一条母亲河,养育了无数的付庄三村人。
河水五颜六色母亲河变得寸草不生
80年代中期开始,河边冒出了很多工厂,大大小小的造纸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水质就开始变差了。“不仅不能洗澡了,连鱼虾都死光了,甚至河里连水草也不长了。河水变成了五颜六色的,一会是黑水,一会是红水,一会又变成了黄水、白水!”问及南涑河八九十年代的污染史,西北社区的村民一定会拉你谈上半天。
说起这水,张相臣更是有苦难言。他曾经投资百余万元搞了一个“生态园美食城”,本来想搞天然、无公害,可没想到这里的水已经不行了,打井打出的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生态园不生态,还怎么搞?他回忆说,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可能是2000年以后的几年。
水受到了污染,河里的水不能浇地了,离得老远村民就能闻到河里散发的臭气,门口的南涑河成了村民每日都做的噩梦。2003年滨河大道开工建设;2005年,投资37亿元的涑河治理工程开工;2006年,市委、市政府将青龙河治理工程纳入重点工程项目……张相臣说,他一直盼着,有一天村前的南涑河也能得到治理。
水清岸绿景美南涑河再现昔日容颜
2010年,市、区两级政府开始对南涑河进行综合治理,罗庄区不断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实施护坡、清淤、绿化、硬化等工作,让过去无人问津的水沟变成了道路通畅的景观带。张相臣和村民亲眼看到,工人们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清除南涑河河底淤泥及沿岸垃圾,并在路堤两侧各种植一排柳树,同时堤外和堤内拆迁空地设置绿化带,全部种植杨树……
“厂子关停了,污染源头没了,水质好了,南涑河又变得水清、岸绿、景美了。”张相臣笑着说。同时,政府还在左岸修筑宽7米的路堤,右岸修筑宽4米的堤防。这令有着40余年晨练习惯的张相臣更开心了,每天早晨沿着南涑河边跑上5公里,看着沿岸的美景,呼吸着新鲜空气,日子别提有多恣了。
“南涑河两岸美景又成了西北社区村民家的后花园。”张相臣感慨,多年来,村民心口的大石头落了地,南涑河又实实在在地流淌进了每一个西北社区村民的生活中。现在南涑河两岸变得这么美,要是也能像滨河景区一样,有人能养护这些岸边的花花草草就更好了。
(责任编辑:江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