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临沂5月16日讯(记者 庄红 通讯员 夏洪雷 李晓健 邵晓君)5月14日,河东公交线路优化已满60天。家住河东安居小区的庞女士对此感慨良多:“由1条到4条,家门口公交线增加这么多,我到哪都方便。” 她表示,208路北行通到娘家村头;210路南走直达儿子小区门口;乘上38路往西跑,时不时逛逛“西郊”;而30路优化路线后,直接联通了临沂火车站和临沂北站,自己再也不用“打的”去火车站了。
“早先公交车可没跑的这么‘欢实’。”河东区公交公司的经理庞景印笑着说。他介绍,过去河东区公交设置是“一条路上的公交车”,车辆全部拥挤在东兴路上,较大的社区和村街则鲜有公交‘过境’,而且“一辆车绕满城”,公交路网不合理,让市民多有不满。群众的诉求就是政府最大的“民生工程”,河东区迅速出台了公交改革的相关相见加强引导协调,推进了公交改革的国有化进程,市公交线路优化顺利推进。自去10月份河东的公交路线全部收归国有之后,就着手进行线路优化改革,今年3月15日给群众交上了答卷,并率先在全市完成了公交改革。
“原先等车要到镇中心,每次都要花上三四十分钟才能坐上车。”提起河东公交的“前世今生”,河东区汤头街道后湖崖村的赵成斌深有感触,他算了一笔账:过去由汤头街道坐车去火车站,票价5块钱还要多转很多冤枉路,耗上三四个小时那是常有的事,而公交路线优化之后,先坐车去河东区政府驻地再转30路或者31路,最多花3块钱,还能节约时间1个小时,快的时候2个钟头就到了目的地。
“现在班次多了不少,六七分钟就能坐上车。” 说完小伙子又补充了一句。
“因为这个路段我们新增加了22台车。”庞景印做了解释。他说,河东区公交公司针对人员多、车辆紧的路段加大了车辆投入,汤头街道就由去年的26台车增加到48台。今年,河东还计划新增2-3条线路,主要满足东外环居民的出行要求。
群众的利益无小事。路线国有化系列改革,为全区公交“跑得欢”奠定了基础。记者从河东交通分局处了解到,以优化后的公交水平计算,全区公交车一天行驶的车程加起来能从临沂跑到西藏。目前,河东区公交路线由原来的9条,增加到了21条,公交车辆已经由往年的不到200台增加到263台。其中38路公交车就是一个新优化路线。
五一假期,记者就曾和河东公交公司的队长李春宝“摸”上一辆38路车。还未发车之际,记者和司机王成玉做了简单的交谈。王成玉,今年52岁,有着25年的驾驶经验。他说:“我虽是“驾驶老人”,但却是公交行业的“新兵”,开公交只有两个年头,我们公交司机需要有A1或A3的驾驶证,驾龄要在3年以上,并且必须完成相关培训取得从业资格证才能驾驶公交车。”
老王所在的38路共有12台车,运营时间从早6点到晚7点,大约14-16分钟一辆,单程需行驶75-80分钟。就王成玉而言,一天要跑9个来回,才成满足乘客的乘车需求。
“科学研究表明一辆公交车的最佳通行里程是18公里,单程约80分钟。38路就严格遵循了这个标准,整个河东区的公交车,在当初设计公交路线时就有非常细致的规划。”李春宝说。
庞景印曾经参与公交总体规划的制定,他说:“公交路线规划从去年5月一直制作到10月份,上海、北京的专家改了得有十几遍,为了摸清每条线路的设置情况,每天都要和同事开车到公交车终点站了解情况,一天下来车程200多公里,一天一趟泰安还富余”。
“新规划实施,群众了解路线变更情况吗?”记者提出一个疑问。
“我们‘天上地上’做工作就是为了让市民了解情况。”庞景印做了个比喻。早在河东区公交线路优化前的一个月公交公司的员工们就在“地上”发放了10000多份宣传材料,同时利用电视和广播,“在天上”对市民做了前期宣传告知。如果还有群众对线路不熟悉,可致电“淑琴热线”,这是我们专设的咨询热线,每天有6位接线员实时为群众提供全天候路线咨询服务。
淑琴热线:0539-831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