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区县>郯城

郯城县归昌乡蔬菜大棚成富民产业

2014年11月05日 08:40:00 作者:李静良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临沂讯 11月2日,李爱国在自家的温室蔬菜大棚里忙出了一身汗。“大棚里的活是忙点,但能照顾上家里,挣钱、照顾孩子上学两不误。”李爱国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李爱国是郯城县归昌乡林子村农民,全家5口人,经营着2座占地2亩多的蔬菜大棚,同时还种着近5亩的富硒水稻。

      走进他家已经盖上塑料纸的蔬菜大棚,新定植的西红柿秧苗正泛着绿意。李爱国一边忙碌一边对笔者说:“如果没有设施农业,现在的日子真不知该怎么过。”

      提起大棚的收入,李爱国脸上笑开了花:“大田庄稼1亩地收入也就1000多元。温室蔬菜大棚一年1座棚纯收入近2万元。现在,我和老婆每天忙忙碌碌地给西红柿摘衩,待西红柿成熟了就有‘代办’到地头收菜,咱就是精心种好菜,等着数钱就行了。”

      “种蔬菜,关键要合理安排茬口。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技术过关,一年四季都有收获!你瞧,这些西红柿正好能在春节前上市,准能卖个好价格。”与李爱国毗邻的种植户巩贵坤说。

      同样的土地面积,不一样的产出效益,让李爱国更加认识到调整农业结构、精耕细作、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从去年开始,他又在富硒农作物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引导下,尝试种上了富硒水稻。“发展特色种植业这条路看来是走对了,只要能吃苦,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李爱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据了解,在归昌乡,像李爱国这样的农民有很多,他们通过种植温室蔬菜大棚、发展规模养殖和特色林果业,收入翻了几番,生活明显改善。

      近年来,归昌乡在推进“设施农业十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中,加强温室大棚跟踪技术服务,狠抓产品销售,全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单棚效益,产品远销上海、深圳、江苏、北京等地,棚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最高达4万元。设施畜牧业方面,持续走好“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的路子,狠抓新棚建设,全乡开工建设养殖小区6个,新建网架式养殖暖棚136个,累计年出售肉食鸡1万只以上的养殖大户300多户。该乡积极引导群众在水质和地力条件好的地块发展特色林果业,当年通过土地合理流转,发展特色林果6200余亩;新建老归昌、王楼等高标准有机套袋葡萄基地2个,面积500亩;狠抓姜湖坻稻鸭共作有机富硒水稻基地建设、抚育管护和产品销售等工作,成立技术服务队,巡回开展跟踪服务,推进基地扩面和提质增效,全乡有机水稻面积10000亩,富硒水稻面积达到20000亩。

      温室蔬菜大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也为农产品营销代办业务提供了广阔平台。该乡林子村农民巩贵龙通过多年的代办代收蔬菜,与许多外地客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农产品销售渠道很广,形成了自己的销售网络,该乡林子、芦汪崖、南王圩子等村的温室大棚西红柿和老归昌、王楼村的葡萄、小官庄、薛寨子的富硒甜瓜以及西樊村的有机洋葱等,他直接或间接组织销售。如今,他的营销范围也不断扩大,在全县许多温室大棚点和葡萄示范点发展起了代办点。(通讯员 李静良)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