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沂市上下正在全力以赴迎创城大考。在创城过程中,市民的角色十分重要,他们既是创城的行为主体,也是创城成果的享受主体,因此市民应该在创城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公共场所道德、市民交通行为、人际互助等三大层面提出的要求,对照市委、市政府下发的《临沂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责任分工》记者进行了一番实地调查。
公共道德
广场:一派秋日祥和氛围
商场:无烟场所保证无烟
记者日前在临沂市人民广场、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前广场等场所进行实地“打探”。在人民广场,记者发现偌大的广场上,人们正在安静地休憩游玩,有的市民静静地坐在长椅上阅读,有的市民带着刚刚咿呀学语的孩子在广场上学步,放眼望去一派秋日的祥和气氛。
16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区大润发、银座、金源科技广场等超市、商场,发现市民都自觉地遵守禁烟规定,记者在这几处来回走了近一个小时,没有发现一人吸烟。16日中午,记者来到临沂市飞机场候机大厅,发现有不少人躲在候机室里的吸烟室吸烟,但没有一人在候机大厅里吸烟。在长途客运总站,记者看到的是同样的情形。
公园:“草中路”有些扎眼
书店:安静指数待提高
记者在探访中也发现了个别不和谐之处。一是乱扔杂物的现象仍然存在,记者沿着滨河大道行走了不到10分钟,就捡到了10多个丢弃的烟头。二是损坏花草树木的行为依然存在,在临沂市人民公园,记者发现很多草坪上被行人踩出了一条条的“草中路”,煞是扎眼。同样在这里,记者发现随地小便的情形依然存在,另外,还有些恋人拥抱在一起,做出一些亲昵举动,让周围的市民侧目。
记者调查发现,电影院、书店等场所的安静指数还需进一步提高。在市新华书店,记者发现很多人在阅读时,没有把手机设置在静音或是振动状态,不时听到手机铃声响起。
交通行为
交通秩序畅通有序
16日,记者在沂蒙路、金雀山路等路段观察发现,城区的交通畅通有序,人车分流几乎都可以做到,车辆、行人也基本做到了各行其道。“三让”理念深入人心,行人、车辆都能做到交通“三让”,少有车辆拥堵现象。
个别市民存在交通陋习
虽然大多数市民都能做到文明出行,但仍有不文明现象发生。上午11点半,在沂蒙路路口,记者在20多分钟的观察中发现,有5名行人闯红灯,两名行人过街不走斑马线或横穿马路,一辆轿车在禁止调头路口进行调头等。在其他的几个主要路口,记者看到的情形与沂蒙路路口大致相同。
经过1个多小时的观察,记者发现部分行人和驾驶员还有一些交通陋习需要改进。车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临近斑马线不减速、不礼让行人、违规调头、随意变道等方面,而行人与非机动车则存在闯红灯、不走斑马线以及在机动车道行走或行驶的问题。
人际互助
人际互助现和谐 其乐融融暖人心
16日中午12点,记者从沂河花园西门坐上了K10路公交车。当车辆到达沂蒙路与解放路交会处时,上来一位老人,行动比较迟缓,司机师傅不仅耐心等待老人上车,还主动伸手搀扶,而前排的乘客则纷纷起身让座。
另外,记者在6路和11路等公交线路实地调查时,也看到了市民纷纷为老弱病残等人士让座的文明行为。下午,记者分别在滨河大道、北城新区等地问路,也都得到了非常热情的回答。
记者手记
经过一番采访,记者通过自身的体会对市民的整体文明水平做了一番“目测”和“丈量”,也有了番直观的体悟。在采访告一段落之际,记者心中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创城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责任,但就目前来说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我们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绝不仅仅是为了争得一块用来给脸上“贴金”的牌子,而是要通过这一过程来让市民感受到全城共讲文明的成果,让全社会形成人人讲文明、处处守礼仪的和谐新风。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多一份创城的责任意识和主角意识,做到洁身自好,保护城市环境,从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这些小节做起,同时通过自身行为感染身边的人。
在创城的关键时刻,我们每个人都应以城市主人翁的态度,从自身的点滴做起,因为创城既是为了大家,也是为了自己。
记者 衣方杰 陈牛
(责任编辑: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