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家居>家电资讯>空调

海尔中央空调首推1+N模式 销售业绩超行业10倍

2015年08月12日 17:59: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2015年的年中时节正是海尔新一轮冷年的开始,从7月20日开始,海尔中央空调2016冷年全国交互峰会从青岛出发,南到海口,北至哈尔滨,西有兰州,东到宁波,迄今已召开了近30场会议。在每一场交互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用户都对海尔中央空调分享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倍感兴趣:一场行业内只有几十万销量的营销活动,海尔中央空调重庆中心竟完成410万元收入,增长超过了10倍!
    2015年的年中时节正是海尔新一轮冷年的开始,从7月20日开始,海尔中央空调2016冷年全国交互峰会从青岛出发,南到海口,北至哈尔滨,西有兰州,东到宁波,迄今已召开了近30场会议。在每一场交互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用户都对海尔中央空调分享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倍感兴趣:一场行业内只有几十万销量的营销活动,海尔中央空调重庆中心竟完成410万元收入,增长超过了10倍!

    海尔中央空调首推1+N模式销售业绩超行业10倍

      新模式带来指数式业绩增长

      世上事向来讲求因果之理,海尔中央空调重庆中心从几十万到410万的指数式业绩跨越背后,正是海尔中央空调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遵循海尔集团战略,一切从用户出发的努力。

      海尔中央空调重庆中心的发展与海尔总部的线上与线下培训专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总部的专家从小区进驻方式、成功模式分享、现场模拟互动等方面对重庆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还运用网络、移动媒体、电话等多种方式,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来收集和锁定用户需求。最后营销活动落脚于线下实体店,邀请用户到启动会现场零距离了解和体验海尔的优异产品性能和良好的安装服务,因而获得用户的普遍认可。

      “成交不是本次营销活动的结束,而是起点,成交用户的现身说法带来了更多的潜在精准用户。”海尔方面的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专业培训进行样板复制,实现1+N效果的营销模式,并不断循环优化,实现更多需求和产品的有效对接。”

      线上线下结合复制“重庆模式”

      海尔中央空调首推1+N模式销售业绩超行业10倍

      作为海尔中央空调互联网营销转型的样板案例,海尔中央空调重庆中心独创的“重庆模式”将伴随着在海尔中央空调2016冷年全国交互峰会的开展在全国各地展开“复制”活动。

      “单场营销活动收入超百万将成为我们2016冷年的常态”,海尔中央空调负责人表示,“重庆模式中所体现出来的让互联网从信息传递平台变成销售平台,提供团队、平台、交互与推广上的支持,是海尔中央空调新冷年互联网营销转型的核心。”同时海尔方面还表示,海尔中央空调在2015冷年能够实现总体增幅30%、柜嵌产品工程量中标增长20%、轻商产品增长35%、家中机收入翻2番,重视互联网运用与发展是秘诀之一。

      “互联网营销最牛的人是马云,但是马云先生要理发,还是要去线下理发店的。”与会营销专家以这样一个比喻,指出了海尔中央空调2016冷年线下终端渠道建设的战略方向。

      细数2015冷年海尔中央空调取得的成果,迄今海尔中央空调已经建成300家体验店,1800个展台,全面提供设计、安装、维修的全流程服务,真正实现与用户零距离,为用户提供最大程度的便捷服务。而遥望2016冷年,海尔中央空调的建店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计划以单店30天的建店的速度,建成1000家体验店,6000个展台。那么海尔又是凭借什么夸下了这样一个“海口”呢?以重视互联网发展为核心的“重庆模式”无疑是重要倚仗。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2016冷年,海尔中央空调还计划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四大营销模式的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其中,线上将通过天猫海尔旗舰店、海尔商城等电商官网,京东、国美等在线平台电商,各家庭装修类授权网站以及微博微信自媒体进行营销。同时线下也将全面宣传引流小区活动、异业结盟、团购活动和1+N活动体验。线上与线下双管齐下,共同打造互联网模式下的用户生态圈。

      据海尔中央空调负责人介绍,海尔中央空调在2016冷年升级产品和提升服务的同时,还将在海尔集团互联网+战略指导下,继续坚持创新营销思路战略,全面复制1+N营销新模式,致力于为用户打造完美空气解决方案价值平台,引领中央空调行业发展。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张婷婷)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家居新闻:0539-3100789-8010 新闻邮箱:496700864@qq.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