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家居>家居卖场>卖场资讯

“卖场过剩论”再度拷问家居流通行业

2013年04月12日 10:23 作者: 来源:楚天都市报
去年8月至今,北京共有12家各类家居建材卖场宣布关闭,另有5家正在准备撤场或搬迁。与此同时,家居场倒闭的消息陆续在全国各地传出。虽然撤店、搬迁之由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家居行业现状并不乐观。
      去年8月至今,北京共有12家各类家居建材卖场宣布关闭,另有5家正在准备撤场或搬迁。与此同时,家居场倒闭的消息陆续在全国各地传出。虽然撤店、搬迁之由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家居行业现状并不乐观。

    “卖场过剩论”再度拷问家居流通行业

      “卖场过剩论”再度拷问家居流通行业

      其实,早在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就频现对于卖场过剩的探讨与分析,时至今日,当下家居市场被市内高端卖场和近郊的大量新型卖场所包围,究竟成都存在“卖场过剩”的现象吗?家居市场又将如何洗牌?

      市场现象

      卖场呈井喷式爆发

      纵观这些新兴卖场,大多有以商业地产为主导,形成行业与产业相结合的模式。他们之中不难发现一些共通的特点:首先,核心团队通常是以家居行业起家,对于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其次,这些专业卖场对于市场都进行了精细化的细分,例如出现的专业的灯饰(灯饰装修效果图)市场、软装市场。再则,由于大资金的注入,这些卖场体量基本都属于大型或超大型规模。

      上述地产模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但是面对经济低迷期,如此众多的大型卖场集中爆发,成都市场撑得住吗?

      “卖场过剩论”拷问流通业

      根据中国家具协会的统计,按行业标准一万平米年销售1亿元来计算,去年家具建材行业实现年销售额约2000亿元,也就是说有2000万㎡的卖场面积就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目前国内家居卖场的总面积已经超过了4000万㎡,如果未来行业的走势不发生变化,就有50%的卖场面积属于过剩。

      再看成都,单就家具卖场粗略计算下了已经高达400万平方米。如此推算下来,整个家居卖场是否过剩?——答案是肯定的!

      这一答案在媒体人、经销商以及卖场管理者方面都得到了认同。据媒体同仁透露,成都家具去年产值在600万,而到2015年末这一数据要求达到千亿,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最终只有通过终端拉动销售”,卖场扩张是必然的,即使是在过剩的情况下。

      博美装饰城董事长苏丁谈及卖场过剩的情况时曾表示,目前整个国内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过剩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各行各业都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这一说法在厂家方面也得到了验证。某四川家具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无法拿出具体数据,但是很多工厂今年开始实行双休这一细节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群雄纷争烽火四起,面对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新老卖场的角力,成都家居市场将会上演如何的“战国大戏”?面对当下复杂的经济环境,究竟谁能熬到曙光再现?我们相信,只有对家居行业有正确的理解和足够的尊重,坚持厂商共赢,而非投机玩票性质的流通企业才能够被市场所重视,被厂商所尊重,最终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消费者看重的就是家具的特色、卖场的服务以及购物的环境。对品牌而言,家具从样式设计到材料质地都要精益求精,找准目标受众的定位,获得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对卖场而言,舒适的购物环境以及贴心的服务,让消费者感受到宾客如归的感觉。

    (责任编辑:王巧)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获奖名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