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家居>新闻资讯

通风隔音产品勿盲目选择 降噪防霾需全面考虑

2014年05月26日 09:26:00 作者:孙少君 来源:京华时报
天气渐热,很多居住环境嘈杂的业主,却无法享受开窗通风的畅快。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有通风隔音窗、通风降噪帘等产品,号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事实是这样吗?在选购安装时有什么注意事项?本期记者为您实地探秘。

      天气渐热,很多居住环境嘈杂的业主,却无法享受开窗通风的畅快。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有通风隔音窗、通风降噪帘等产品,号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事实是这样吗?在选购安装时有什么注意事项?本期记者为您实地探秘。

      京华时报记者孙少君

      □通风降噪帘 只看宣传不靠谱

      目前,网上流行一种具有通风降噪功能的窗帘,记者对这种产品进行探究。

      ◎产品原理:

      据介绍,产品采用折板式消声、隔声结构,选用优质消声、隔声材料,能有效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窗帘由长条隔音薄片组成,每个叶片之间的空隙,可以提供通风的渠道。

      ◎记者调查:

      据商家介绍,该窗帘安装、清洗和普通窗帘无异。拉合窗帘可降低20-25分贝左右。高2米,宽1.8米以内的通风降噪帘价格为2880元左右。商家可以提供相关部门检测报告,但目前北京没有实体店,商家宣传效果无法验证。

      □通风隔音窗 需全方位考虑

      通过筛选,记者选择了两家在繁华路段的设置实境体验的商家,亲自体验两类通风隔音窗的真实效果。

      ■产品1“吸声滤尘系统”窗

      ◎通风隔音原理:

      打开通风隔音窗左侧窗体外层窗户,空气进入“吸声滤尘系统”减慢风速,吸收部分噪声,滤除粗大尘沙颗粒。经过内部循环流动,空气中尘沙和可吸入颗粒物下沉落入窗体底部,二次过滤的空气继续行进进入出风装置,其中的“吸声滤尘系统”,再次阻隔细小颗粒物。

      ◎记者体验:

      该体验店同样位于繁华路段,关闭窗户,隔音效果较好,开窗通风情况下,隔音效果尚可,存在通风体感不明显的情况。

      用户赵小姐向记者反映,更换通风隔音窗后,隔音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通风效果。但窗户的吸音滤尘装置有积灰,需经常擦拭。同时,在合同中,并没有将降低的噪音分贝数明确的写进,窗户安装完毕,也未做降噪后的验收检测。

      ◎安装提示:

      安装时将原有的窗户拆除,并对窗台宽度有固定的尺寸要求。该产品不同材质,价格也有差距,分别为1300元/㎡、1900元/㎡。

      ■产品2“阻性消声器原理”窗

      ◎通风隔音原理:

      产品采用阻性消声器原理,窗体由内外双层窗户组成,双窗空腔内顶部和底部安装吸声材料,中间安装横、竖隔断玻璃,空气和声能通过消声通道,达到通风隔音的效果。销售向记者出示了某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报告中显示通风状态下隔声量为42分贝,完全关闭状态下隔声量为52分贝,自然条件下通风量为每小时23立方米。

      ◎记者体验:

      体验店地处嘈杂地段。展厅中窗户在封闭时,隔音效果较好;开窗通风时,隔音效果受影响不大,通风体感不明显。据介绍,这种自然通风效果受季节、气候、室内外的气压等影响。

      另外,商家承诺两年质保,终身维护。根据产品订购合同所承诺的方式及效果进行检测,接受并承认权威第三方的检测结果。

      ◎安装提示:

      如现有窗户是普通推拉窗,建议拆掉原窗重新制作,价格为3500元/㎡。平开式密封窗,现有窗户加装通风隔音窗,价格为2000元/㎡。◎特别提示:

      1.记者发现,体验店做过特殊隔音降噪处理,消费者如果只安装通风隔音窗,实际效果可能较店内有一定差距。

      2.记者发现体验店窗体内有大量灰尘沉淀,部分窗体无法打开,清理不便。

      ■消费提示

      降噪防霾需全面考虑

      家居降噪是个整体工程,如果噪音源不仅仅来自室外,那么,业主就需要在墙面、顶面、门、窗等各方面采取降噪措施,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目前记者接触的通风隔音产品虽说都有隔尘作用,但对雾霾没有防御作用,这点您要注意。

      最后还要提示您,产品的功能要靠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支持,而将产品的降噪水平明确写入合同,也是对您权益的最好保障。因此,无报告、合同内标注不明确的商家,您要谨慎选择。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刘春暖)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家居新闻:0539-3100789-8010 新闻邮箱:496700864@qq.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