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新闻聚焦 >

河南周口平坟200多万座背后:干部不带头就免职(9)

2012-11-04 13:30 作者:未知 来源:新京报
被复垦的公益墓地 由于村民暂时不愿迁坟,且县里补助不到位,多个村租用的公益墓地复垦 按照县里的规定,从今年3月到6月底,全县要求建立350个公墓

      被复垦的公益墓地

      由于村民暂时不愿迁坟,且县里补助不到位,多个村租用的公益墓地复垦

      按照县里的规定,从今年3月到6月底,全县要求建立350个公墓,6月底完成。

      段鹏的村子遇到了麻烦,三四个月间,村里四处做工作,希望有村民愿意腾出耕地作公墓。村里可以和对方签协议,每亩地每年补助1000元钱。但先后谈了四家,都被拒绝了。

      第五户村民和村委会签了协议。村委会还花了1000多元请人看风水。

      随后村委会从镇里拉来一车一米高的柏树苗,围着4亩多地栽了一圈树,还把一个建房用的楼板戳在地头,上面用黑漆刷上“公墓”字样。

      柏树苗加楼板,是附近村绝大多数公墓的全部硬件配置。

      段鹏算了一笔账,虽然县里做了承诺,验收过的公益墓地县里奖3000元钱,但这笔钱还没有到位。最主要的问题是,每年的租地钱要4000多元钱,这相当于他们村一年的办公经费。这笔租地钱从何来还没着落,以后找人管理墓地的花费更是问题。

      在村委会为公墓经费犯愁时,签约的第五户村民突然反悔,不肯将土地出租作公墓。

      7月11日,新京报记者来到曾经的公墓,看到柏树苗被拔出来,扔到了旁边的臭水沟里,楼板墓碑一折两段,躺在地头。地里长满了玉米苗,因为种得晚,比临地的苗矮了好几厘米。

      这块地的女主人说,虽然和村委会签了协议,但村里从没给过她钱,所以决定复垦。树苗不知是谁拔掉的,楼板则是因为质量差,自己折了。

      大刘村公益墓地也出现类似情况,柏树苗被拔,土地复垦。

      刘坡村的公益墓地也遇到麻烦:村民刘桂芝称用作公益墓地的土地是父亲生前留下的,被村委会强行占用。公墓里的三四个坟头是她家的,也被平了。

      按照县里的要求,被平坟头里的尸骸可以火化也可以换成较小的棺木,移入公墓。目前,上述几个村都是将坟头在地面上的凸起平掉,多数公墓里还没有棺木迁入,棺木尸骸并未移走。

      当地村民称,他们不愿将坟迁入公墓。在这些村子的地头,还偶尔可发现露出地面的棺木一角。

      朱伟所在的朱集村,村公墓是附近三四个中唯一有坟头迁入的。朱伟说,目前已经迁进300多个坟。村里规定,新死的人每人可占1平米,旧坟头3个人占1平米。

      7月17日,彭国平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民政厅对于农村公益墓地的问题曾多次调研,他的建议是,最好选个大家公认的好地方,至少要有围墙,有两间房子、有规划、有绿化,有专门的守墓人打理墓地。

      至于墓地占用的地,应该是村集体留用的地,而不应该是从百姓手里租来的,租来的地具有不稳定性。至于墓地打理,可以是有一定劳动能力者,可享受低保,同时可以在墓区内的闲置土地上耕种。村里人可以出义工,帮助除草和打理墓地。

      彭国平说目前民权县的公益墓地做得不错,县财政投入也很大,一个公益墓地政府补贴十几万。他认为公益墓地能否建好,发挥作用,关键看领导是否重视。

      □新京报记者 孟祥超河南周口、郑州报道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周传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