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蓄、中疏、下排”完善防洪体系
根据“上蓄、中疏、下排”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对沂沭河等骨干河道及其重要支流进一步实施治理。上游全面完成岸堤、跋山、陡山、许家崖等大中小型病险水库和5655座病险塘坝除险加固,新建271座小型塘坝,加强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0平方千米,使全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80%以上。下游强化东调二期工程调度运用,加强沂沭河骨干河道下游,分沂入沭水道,邳苍分洪道等工程的管护,完善农田排水体系,全面完成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临沂片白马河、浪青河、郯新河、老墨河等21条河道和96条干沟的治理任务。
临沂市将在东调南下骨干河道实施完成的基础上,完成沂沭河骨干河道中上游治理和50平方千米以上的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和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临沂片21条河道和96条干沟的治理任务,编制大型水库、重点中型水库、重要河段的洪水风险图,制定完善的防洪减灾政策,建成科学的防洪抗旱减灾机制。
“开源节流”创建节水型城市
根据《规划》,构建以城乡水务一体化为核心的供水网络,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构建形成以沂河、沭河大动脉为基础,以一级支流、干渠、水库连通工程为骨架,以水库、拦河闸坝为调蓄中枢,以中小河流、农田灌排渠系为脉络的全市水网框架,实现沂河水系、沭河水系、滨海水系、中运河水系“四大水系”联网,水资源优化配置,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排体系。
通过新建水库、河道拦蓄工程和水网联通工程的建设,新增雨洪水资源利用量2亿立方米,全市年供水能力达到30亿立方米,满足一般年份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城镇供水能力每年达到5亿立方米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解决率达到100%。
同时,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按照《山东省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加快创建节水型城市。
河道治理等打造水系生态网
临沂市将对蒙阴县梓河、沂南县东汶河等15条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对全市22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治理保护。将沂河、沭河等天然水系,分沂入沭水道、新沭河、邳苍分洪道等人工水系,岸堤水库、陡山水库等大中型水库,沂沭河梯级开发等水利工程的主要部分连通,通过强化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系统整治与建设,初步建成涵盖城区、洪水走廊、湿地、水源地、水土保持区的临沂市水系生态网。
“三环”解决沂、沭河水资源分配不均
临沂市将通过三处人工管渠贯通沂河、沭河两大骨干河道,在沂、沭河两大河道中间区域形成三个水循环网,通过这三个环从全市大的层面上解决了水资源的地区分配不均匀,特别是解决沂沭河之间的不均。
三个大环分为上环、中环和下环,上环即沂沭连通网,由沂沭河骨干河道和两处连通工程构成(沭河上游至小沂河连通工程、葛沟橡胶坝—沭河朱家庄橡胶坝连通工程),上环将沭河中上游水资源实现有效的调入,实现了沂沭河中上游水资源的统一开发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保证程度。规划通过沂河葛沟橡胶坝调入沭河朱家庄橡胶坝,连通工程将调水进入沭河,实现区域内水资源循环利用。
中环即沂沭互通网,位于沂、沭河所夹中间区域,通过分沂入沭工程和葛沟橡胶坝—沭河朱家庄橡胶坝连通工程,实现中环将沂沭河水资源临沂城区及经济开发区、临沭县、莒南县等周围县区的统一调配。
下环即沂沭再通网,为分沂入沭和沂河、老沭河所围区域,该区域占据郯城县90%面积,可通过连通工程将区内河流与沂、沭河联系,全面解决区内农业和工业用水。
(责任编辑:江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