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临沂6月30日讯(通讯员 李霞霞 记者 孔红星)技术创新是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也是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升产业层次、抢占制高点的必然选择。近日,记者通过走访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变化。
临沂工业园友谊日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福才最近很高兴。前段时间该公司刚调试完成的一套集结世界顶尖技术的制罐生产线顺利投产,整体生产效率翻了三番,损耗率也从0.7%下降到0.1%。
在友谊日化公司特聘技术顾问、总经理陈镭的引导下,记者看到了这套使公司生产力大涨的新生产线,瑞士的电焊机、台湾的运输线、德国的组合机、意大利的气检机……整条生产线装有十几个感应探头,电脑自动控制,从卷铁到成品,只需2个人操控,与同一车间并列运行的老生产线上的8个忙碌工人形成强烈对比。
“这是台湾运输线,传输速度提高三倍以上;这是德国组合机,能同时完成扳边、底封口和顶封口三道工序……”从电焊到组装完成,沿着生产线,陈镭带着记者一台台机器看过去,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如数家珍般细数着技术带给企业生产的变化。“仅这套设备就花了2000多万元,真是贵。为了企业发展,硬是咬牙买下来了。但现在看真的是物超所值。”陈镭说。
同样下定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还有上世纪80、90年代曾风靡一时的山东鑫星鞋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以前只生产足球鞋和老北京布鞋,随着时代发展,慢慢跟不上市场节奏,“这种鞋技术含量小,一双鞋只卖十几块钱,除去工人工资,利润只有1-2元。”鑫星鞋厂总经理王庆田说。
今年,借助我市骨干企业培植的东风,王庆田从技术和设备上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原先3个单层厂房全部改建成3-4层现代化厂房,一楼组装,二楼剪裁,三楼成品包装,既节约集约土地,又便于管理、提高效率。产品种类也从单一的老年鞋、足球鞋,扩展到童鞋、女鞋、男鞋,产品更加靓丽、色彩更加鲜艳,更具有时尚元素,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企业发展成为“没有贷款、没有产品库存、没有销售专员”的“三无”企业,迎来发展“第二春”。
“工业项目建设三层以上标准厂房的,三层以上(含三层)部分免征50%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同时,对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设备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单台100万元以上的,由财政给予购置款5%的补助。”兰山区经信局局长王金生告诉记者。为加快骨干企业培植步伐,兰山区今年出台《关于加快培植骨干企业的若干意见》,包括支持企业扩大投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支持产业链延伸等七大项19条补助政策,设立2000万元过桥资金、500万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对技术创新、项目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效果显著的骨干企业给予奖励。根据政策,友谊日化有限公司、山东鑫星鞋业等骨干企业都能享受到扶持政策带来的实惠。
目前,友谊日化有限公司已拥有3条全自动制罐生产线,并配有两套独立的自动化母液合成系统和标准化生测实验室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给各加工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厂一跃发展成为市级骨干企业,我们已经品尝到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回报,下一步,我们还要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张福才告诉记者。目前该企业实验室正在申报省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希望在激烈竞争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