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田纺织品市场
兰田纺织品市场内,店铺林立,业户与采购客商穿行其中。
刘茂香经营的温馨布业店铺内展示的系列布料。
一位顾客正在向刘茂香夫妇咨询着布料信息。
主营蚕丝制品定做的星派名门店内,工作人员现场制作蚕丝半成品。
陈云海在毛呢仓库内整理着系列毛呢布匹。
大众网临沂11月5日讯(记者 孙贵坤 见习记者 张照朋 通讯员 张成照)“走进兰田看市场”第9站,走进兰田纺织品市场。临沂兰田纺织品市场经理化书恒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说,兰田纺织品市场自1986年建成开业,已有近30年的市场发展历程,是临沂建成开业最早的专业批发市场。面对市场发展新常态,兰田纺织品市场在完善市场布局、改造市场店面、提升经营环境等方面,从2013年实施了五个阶段性改造提升,助推老市场完美蜕变。
5日上午,水田路上车水马龙,两旁各类商品批发店铺林立,经营业户们或忙着开门迎客,或运送商品配发物流,好一派繁荣景象。大众网记者走进兰田纺织品市场看到,一个个展厅式的店铺整齐划一,五颜六色的产品把市场打扮得非常喜庆,很难与临沂最早的专业批发市场联系到一起。
化书恒是土生土长的水田人,和兰田纺织品市场有着不解之缘。化书恒告诉大众网记者,兰田纺织品市场1986年开业的那天,他扮作县官踩着高跷和同事们一起庆祝,结果一脚踩到泥窝里,摔了一跤。“现在回想起来挺有意思,但在当时来说,所谓的专业市场就是泥窝上边搭水泥台。”化书恒说,这个老市场对于临沂商城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历经近30年的发展仍屹立不倒,有市场的独到之处,但随着时间更替,市场布局不合理、经营模式落后等短板逐渐显露。
2013年3月22日,化书恒就任兰田纺织品市场经理,大刀阔斧的提升改造从他上任开始。化书恒告诉记者,市场的老态和陈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早上开张的1个小时,卷帘门哗啦哗啦响,下午收摊的1个小时,哗啦啦又响一遍。”化书恒说,把实际情况和集团汇报以后,决心对市场进行抢救式改造。老市场的改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首先要征得大多数市场业户的同意和认可。其次,是怎么改造,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几个问题反复环绕在化书恒的脑海里。随后的2年多时间里,化书恒对兰田纺织品市场进行了5次改造,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印证了化书恒带来的“兰田速度”。2013年9月,市场第一步阶段性提升改造,将市场内绢花商户迁出,形成兰田家纺城和兰田绢花喜庆用品城两大专业市场的的市场新格局; 2014年5月1日,第二阶段改造进行店面升级改造,摆脱老市场小门头加水泥台的“地摊式”经营,提升为装饰华丽的大型专营店面经营模式;第三阶段是对市场内纺织品市场进行部分实验性改建,建造一批精品房,极大的提升了经营业户经营环境,得到了广大业户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2014年9月至春节期间,第四阶段性改造是对市场内中心路以东的店面进行提升;第五阶段性改造提升是对市场东沿街和南沿街进行改造。
兰田纺织品市场南沿街经营“星派名门”和“潍德家纺”的王玉洁对市场市场改造体会很深。王玉洁坦言,在老市场时各种商品批发店铺交错在一起,市场较为散乱,改造形成家纺、绢花两大独立的专业市场,有利于客户找寻,市场更加专业化,形成市场集群效应,无论是店铺的经营环境还是商品销售量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以前各种店铺混杂在一起,不利于客户采购,现在方便多了,想采购什么就去什么市场,更省时省力。”王玉洁说。
经营布业生意十余载的刘茂香,见证了兰田纺织品市场发展历程,在市场未进行店面升级改造之前,与其他经营业户一样,每天进行着“抱出抱进”的“地摊式”经营,这种原始的经营模式在束缚了经营业户发展规模的同时,还增添了巨大的劳动量,忙碌一天下来的刘茂香,时常会累瘫坐水泥台上。店铺改造之后,不仅让业户摆脱了耗时耗力的地摊生活,更是拥有了大面积的经营店面,满足所售商品的展示展销,有利的提升了产品的成交量。刘茂香一句朴实的话语最为形象,所谓“好马配好鞍”,好的产品更需要好的展示平台,展现它的价值所在,为业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市场的提升改造,让广大经营户尝到了甜头,但市场的整体提升改造并未止步。据化书恒介绍,兰田纺织品市场将更进一步提升改造,计划分别在融合市场西南门自来水厂、招商开发市场营业楼二楼资源、实现营业楼三楼仓储化管理三个阶段进行市场改造,让最老市场旧貌换新颜,实现老市场的华丽蝶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面对市场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兰田纺织品市场积极引导业户发展电子商务,为市场的新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市场从事电子商务的业户已达60%以上。
兰田纺织品市场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