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声称缺工,另一方面又提高招工标准,烟台富士康的做法实在让人费解。导报记者了解到,此前烟台富士康招工并没有这么严格,尤其对工作时限并无规定,新招募员工干两三个月或者半年走人的比比皆是,只招长期工显然会限制应聘者。而7月、8月历来是招工淡季,烟台富士康此时爆出缺工3万人的消息也颇为让人诧异。小张告诉导报记者,其工作的PC部上个月非常忙,他一个月加班80个小时,平均每天加班两个多小时,这让他拿了2000多元的工资。可这个月已经过去了一半,他却一个班都没加,“没加班肯定是因为订单少了”,“天天都是8小时”,在调侃的同时小张不免为这个月的收入担心。
同一天,导报记者还先后来到烟台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和烟台市人力资源市场,在周末这样的招聘好日子里 ,这两个地方并未有任何针对富士康的招聘会,处于正常休息中。而导报记者前一天联系烟台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负责对接此次烟台富士康招工事宜的周光志时,他对招工一事态度谨慎,表示仍按正常频率招工,并未“紧急”加场。其余的事情则让导报记者问人社局办公室,而人社局办公室的人则让问宣传部。基层工作人员的谨慎,再加上有关深圳富士康北迁的种种传言,不免让人对烟台富士康此次招工产生联想。
此前,针对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深圳富士康基地的未来,富士康科技集团负责人公开表示,未来的深圳富士康基地将以“研发+ 部分生产”为主,同时富士康将“发展内地,制造转移”。而在山东省人社厅协助烟台富士康招工的通知里提到,“适应国内产业转移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做好重点企业承接产业转移员工招聘工作”,似乎为烟台承接富士康生产线转移埋下了伏笔。其实,富士康订单或生产线向烟台转移并非没有先例。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的2009年上半年,烟台实现外贸进出口137.7亿美元,其中出口78.5亿美元,外贸出口增幅列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第一位。当时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烟台外经贸局有关人士就表示,富士康把深圳等地接获的订单安排到烟台生产,是烟台外贸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在富士康北迁传言日盛的当下,提前招工以应对未来的生产线和订单北移,也是合理的解释。不过导报记者还注意到,目前包括郑州、天津、廊坊等多地都为承接富士康北迁伸出橄榄枝,河南之前也曾传出为富士康招工10万人的消息,在各地竞相争取、提供各种优惠条件的前提下,此番烟台富士康缺工3万人,是否为富士康集团有意释放烟幕弹,以使各地拿出更优惠的条件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