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已删栏目&临时存放>大众时评

网评:8年面粉增白剂,凉了民众心

2009年03月18日 09:21 作者:文 西 来源:大河网
      长期以来,我国面粉生产行业使用增白剂,提高面粉的白度,而增白剂是强氧化剂而不是食品。有关专家认为,添加于面粉中只是让面粉的颜色越来越白,而长期食用,对人体的累积损害无法估量。多年来尽管专家、业界人士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次呼吁禁止在面粉加工中使用增白剂,但时至今日面粉增白剂仍然“我‘加’我素”。 卫生部有关部门表示,相关评估工作仍处在讨论过程中。(人民网3月16日报道 )

      既然增白面粉长期以来得以存在,消费者、生产商、相关职能部门三方自然有其各自对“增白”的需求。作为消费者,希望买到白一点的面粉,因为白一点感觉质量好一点好看一点,显然增白剂“粉饰”后的面粉很白很受欢迎;作为生产商,市场有对面粉白度比较,加一点增白剂,自然使产品更有竞争力;而相关职能部门呢?民众的健康,消费者的利益难道不是你们的需求吗?

      有了三聚氰胺事件的经验,我们假设8年前都知道增白剂的危害,大家都会怎样面对?作为消费者,一听到增白剂有害,马上“闻粉色变”,敏感而坚决地抵制增白面粉;作为生产商,如果消费者不了解增白剂的危害,未曝光的潜规则,心照不宣,按照行规来处理,毕竟没几个生产商有勇气 “自曝其短”的违背潜规则。如果消费者已了解增白剂的危害,增白剂自然没有了市场,生产商开始严格 “自查自纠”。而相关职能部门呢?8年了,增白剂相关评估工作仍处在讨论过程中…

      咋看来,消费者好像有点责任,要不是你喜欢白一点的面粉?要不是你不了解增白剂有害?增白剂早就没有生存空间!但细想一下,不对,别忽悠我,这就是三聚氰胺的翻版!

      从三聚氰胺到苏丹红再到特仑苏,我们见识了行业存在的潜规则,也学会了指责生产商的无良,也明白了食品生产不能仅靠“不想”造假的社会伦理和企业责任在约束其行为。

      但是,我们一次次看到相关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面前迷失,患得患失,无所为。这更让我们感到心寒,对食品安全感到迷茫。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linyidazhong)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