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区县>兰山>兰山新闻

兰山民心工程“农家书屋”建设惠群众

2009年03月24日 16:50 作者:潘月胜 曹允传 韩筱雨 来源:临沂大众网
为解决农民群众“买书 难 、 借 书 难 、 看 书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临沂市自2007年9月正式启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以来,已经给农民们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为解决农民群众“买书 难 、 借 书 难 、 看 书难”,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临沂市自2007年9月正式启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以来,已经给农民们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从靠力气干活到用科技养牛
        
        17日下午,记者来到兰山区义堂镇华夏社区的时候,居民陈乃红正在书屋里查找奶牛养殖的资料。     
        40岁的陈乃宏2004年加入了社区的奶牛养殖合作社,刚开始的时候,他养牛的经验不多,每头牛平均每天只能产约15公斤奶。     
        后来,社区书屋规模逐渐扩大,关于养殖种植的资料渐渐多起来。于是,他也开始到书屋,找一些关于奶牛养殖的资料。从去书屋看书看光盘开始,他学到了奶牛养殖的先进技术,奶质和奶量都大幅提高。现在,他养的奶牛,平均每头日产25公斤奶,比起以前,每头牛每天就能增收30多元。     
        “以前都是靠力气干活,现在看书学知识,学会了用科技致富,农家书屋对我的帮助太大了。”陈乃红说。
        
        小学学历的村民申请了国家专利
        
        査仲军是华夏社区的居民,通过在书屋看书,他钻研出了自己的专利。板材是义堂镇的支柱产业之一,几年前,他发现不少旋皮厂倒闭,经了解得知,是产板率低亏本而造成的,于是他产生了制造一种原木定中机的想法。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便开始专心研究,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每天都到书屋里去看书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研究出了“圆木找中机”,并在2006年申请了国家专利。
        
        让农家书屋“遍地开花”
        
        经过全力建设,2008年,临沂市圆满完成了全年建设农家书屋1000家的工程计划,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1675家农家书屋助农增收致富。让百余万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看书、借书、买书,村民的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转变:相信科学、崇尚文明、掌握技能的村民多了,封建迷信、不思进取的村民少了,农村新的文明风尚正在逐步形成,更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临沂市计划到2010年底,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建有农家书屋和农民自助读书组织,到2015年实现农家书屋基本覆盖全市行政村,尽快让“农家书屋”在每一个村落生根发芽。(临沂大众网讯:通讯员 潘月胜 曹允传  韩筱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汪玉军)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