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新闻>省内新闻

这个冬天,乡村旅游不寂寞 个性吸引游客

2013年12月24日 16:34: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在我省,以田园风光作为核心吸引物之一的乡村旅游市场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
       点击浏览下一张

    游人正在细细欣赏刚摘到手里的鲜草莓

      在我省,以田园风光作为核心吸引物之一的乡村旅游市场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
    自今年开始,乡村旅游被当作我省第三大旅游产品体系来打造,结合民俗和特色乡村种养产业发展个性化的冬季乡村旅游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2月20日,前一天鲁中地区刚迎来今冬第二场雪,树木已是光秃秃的,街上的行人裹紧大衣脚步匆忙。而在沂源县鲁村镇于家石沟村安信农庄,人们可能会错觉春天提前降临。
    这里有22个崭新的草莓大棚,就建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边上。随便钻进其中一个,你会发现身上的外套很快就穿不住。太阳透过薄膜放射出暖热的光芒,绿叶掩映间白色的小花竞相开放,蜜蜂上下飞舞发出嗡嗡的声音。在宽度刚好够一人蹲下的田边,挎着小筐的游客看上去已无暇聊天,颜色鲜红、泛着光泽的草莓果成了此刻他们眼中最诱人的风景。
    这是记者在2014年淄博都市农业冬闲游暨草莓季活动启动仪式现场看到的情景。眼下外面虽然天寒地冻,但只要走进这满是馨香的草莓大棚,瞬间就能被融融暖意所包围,难怪游客们都边采边吃,躲在大棚里不愿意出来了。
    在不久前的贺年会电视动员会议上,解决旅游景区“夏季热冬季冷”问题、帮景区算好“资源闲置”和“让利于民”的得失账是首要议题。以田园风光作为核心吸引物之一的乡村旅游市场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
    北方的冬天,受制于气候条件,适合这个季节露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很少,乡村中那漫山遍野掉光了叶子的果树难免给人留下沉闷、萧瑟的印象。记者走访也发现,省内不少地区的乡村旅游项目,自“十一”过后陆续进入歇业状态,以往热闹非凡的农家院落透出凄清之意,冬季的乡村旅游有点“寂寞”。
    自今年开始,乡村旅游被当作我省第三大旅游产品体系来打造,在山东旅游市场再突破的过程中被寄予厚望。旅游景区能够借贺年会活动度冬闲提效益。但乡村游大多是一种不收取门票的休闲、体验游,采取和景区一样的让利、降价手段说不通。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国忠指出,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结合民俗和特色乡村种养产业发展个性化的冬季乡村旅游活动。
    据淄博市旅游局副局长严旭介绍,本次都市农业冬闲游活动筛选位于城市近郊、交通方便、既有采摘活动、又有科普性、互动性的农业旅游体验项目以及适合冬季假日休闲的园区进行集中打造推介,一方面满足了冬季城乡居民休闲和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提高都市农业园区的知名度和人气指数。
    作为我省2013年重点培育的乡村旅游示范县,地处淄博最南端的沂源县近年来始终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和创建休闲农业观光景点有机结合,全县现已建成以安信农庄为代表的110处现代示范园区。这些园区立足生产、生态和生活三个层面,不断拓展都市农业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科普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成为当地反季大棚游中的佼佼者。
    活跃起来的冬季乡村旅游市场将带动农产品增值,农民在当地就业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据安信庄园公司董事长李第章介绍,这片草莓田原先种着小麦、玉米等作物,产量和品质都不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也就几百元。而现在,22个草莓大棚雇佣的18位村民,从今年9月到明年5月整个劳作期,每月能获得1200元基本工资,等采收季结束,参照销售总量,他们还能获得每公斤2元的提成。初步估算,每人一万元的收入是可以保障的。
    在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专家的指导下,李第章正考虑将不久前在韩国考察水稻农场的收获都用于增加农庄的休闲、体验元素,比如改用能为游客带来更加舒适的采摘感受的架式栽培方法。等这些想法一一落实,当地冬季的乡村旅游市场恐怕还会更热闹。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王萍)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旅游资讯:0539-3100789-8015 旅游邮箱:lydzwly@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