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新闻>省内新闻

喜看秀峰出群山

2014年01月13日 10:01: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2013年12月19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发出公告,批准山东沂蒙山旅游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标志着潍坊市5A级旅游景区实现零的突破,沂蒙山旅游区成为我省第9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沂山狮子崮

      

      △沂山玉皇阁

      2013年12月19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发出公告,批准山东沂蒙山旅游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标志着潍坊市5A级旅游景区实现零的突破,沂蒙山旅游区成为我省第9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自2012年临朐沂山联合临沂蒙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攻坚,沂蒙山旅游区成功跻身全国最高品质景区行列。这枚沉甸甸的果实,临朐人期盼已久。

      从独自奋战到与蒙山强强联合

      临朐县旅游资源颇为丰富,有位居中国“五镇”之首的东镇沂山、“天下七十二名泉”之一的老龙湾、石门坊红叶、山旺国家地质公园等众多景点。镇山、名泉、奇石、红叶,各具特色。2009年,临朐县被评为山东旅游强县。

      资源禀赋赋予了临朐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2011年12月26日召开的临朐县十三次党代会上,县委书记顾建华提出“五年之内建成一家5A级旅游景区”;2012年1月10日召开的临朐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时任代理县长的刘裕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启动沂山5A级旅游景区创建”。

      “要想创建5A,必须要取得潍坊市和山东省旅游局的支持,没有上级旅游局的支持,创建5A只能是空中楼阁。”临朐县旅游局局长李瑜介绍说。

      省旅游局局长于冲的首次临朐之行让临朐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梦想得以变为现实。2012年7月4日至5日,于冲率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大众报业集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旅游世界杂志社一行10余人来到临朐,考察了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奇石城、老龙湾、沂山等景区,并听取了临朐县旅游产业发展汇报。

      于冲认为,临朐的旅游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罕见,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明显,并提出了临朐旅游的发展思路:整合全县旅游资源,以沂山镇山文化为龙头,有机整合名泉、奇石、红叶等资源,联合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景区总体实力与竞争力。省旅游局将全力支持创建工作。

      2012年9月5日,临朐县召开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全县旅游工作会议,提出深入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印发了《临朐县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对以沂山为龙头,联合全县景区共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进行了安排部署。临朐县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此时,争创“5A”在全省叫得很响,各地储备了大量的旅游项目冲击“5A”,竞争异常激烈。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来讲,临朐都没有绝对优势。但临朐人贵在有不怕困难的决心。

      2012年10月31日,全省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现场会上,于冲在讲话中表示,支持和帮助具备一定条件的青岛海泉湾、东营黄河入海口生态旅游区、临朐沂山、临沂蒙山等旅游景区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次会上,省旅游局有了让沂山、蒙山联合创建5A的初步思路。

      联合创建,可行不可行?

      面对临朐、临沂两地的不同声音,省旅游局则有更高层面的战略考虑: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需要景区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虽然沂山、蒙山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知名度都不是很高,单独创“5A”难度都很大。目前,沂蒙山品牌知名度比较高,沂蒙小调耳熟能详,并且红色旅游发展较快,发挥沂蒙山品牌优势,沂山、蒙山联合创建,能加快创建进度,减小创建难度,实现优势互补,且能快速提升沂山、蒙山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捷径,也是机遇。

      在省旅游局的统一指挥下,沂山、蒙山创“5A”的步伐同步提速,并且达成诸多共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成立联合创建机构,负责工作沟通和协调;成立档案创建整理小组,分别按标准整理材料,最后整合为一套材料提报国家旅游局。

      沂蒙山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列入省旅游局2013年工作要点。

      全民参与的创“5A”攻坚战

      在确定沂山、蒙山联合创建“5A”后,省旅游局成立了由副局长窦群任组长的沂蒙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领导小组,多次组织调研、协调、调度,协调相关各方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潍坊市旅游局局长于慰杰、副局长邱兆水,多次到临朐进行现场调研、指导,组织到省旅游局进行沟通汇报。

      与之同步,临朐县创“5A”的各项工作全力提速。

      临朐县委书记顾建华、县长刘裕斌多次向潍坊市委、市政府进行汇报,与省、市旅游局对接,研究联合创建事宜,召开旅游工作调度会、创“5A”现场会,积极推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临朐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

      沂山风景区管委会一班人,克服困难,对标达标,将景区的软、硬件设施的改造提升工作细化为“创5A九大任务”和“十一项重点工程”,对游客中心、道路安全防护及旅游交通建设、停车场建设、标识系统、防火设备配套、景区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旅游购物场所建设、游客服务管理、员工队伍建设、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景区面貌焕然一新,为创“5A”打下了牢固基础。

      临朐县旅游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多次邀请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审专家对临朐创“5A”工作进行现场把脉;多次到沂山现场办公,研究制定提升规划,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先后组织到云南石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烟台南山、天下第一泉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学习创建经验;多次组织到国家旅游局汇报创建进度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临朐县财政部门加大融资支持,为创“5A”提供财力保障;旅游、交通运输、公路部门在长深高速和省道重要路口设置了“沂山旅游”专用道路指示牌,开通了潍坊市区、临朐县城至沂山景区的公交旅游专线;邮政部门提供了纪念戳、纪念封、明信片等基本邮政服务,更换了先进的检票设备;电信部门加强了基站建设,保证景区手机信号全覆盖,配备了公用电话;智慧临朐办公室、供电公司等单位对景区外露管线进行了隐蔽处理。

      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临朐县的头等大事。李瑜表示,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创“5A”是一个总抓手。创建过程中,临朐旅游的所有工作围绕创“5A”开展,各部门各尽其能,全力配合,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知“5A”,人人创“5A”的良性联动工作格局,为成功创“5A”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苦尽甘来结硕果 未来任重道远

      创“5A”成为临朐县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强力助推器。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临朐旅游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迅速提高。2013年5月,临朐二日游接待了来自徐州的一个600多人的团队,是临朐县有史以来接待的规模最大的省外旅游团。   

      这一方面得益于创“5A”带来的知名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临朐县强力开拓市场的结果。2012年以来,临朐县先后投资1500多万元,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旅游宣传推介,参加了省旅游局的“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根据创“5A”的需要,调整宣传内容,在央视、山东卫视等媒体,连续发布沂山旅游形象广告;派专人对13个重点目标客源市场进行针对性营销,有力地拉动了高端市场。

      为进一步营造创“5A”的氛围,临朐县在沂山景区相继举办了沂山文化节、祀山大典、国际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等大型节事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家级主流媒体的关注。

      梅花香自苦寒来,临朐旅游人的努力和付出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10月15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在北京对沂蒙山旅游区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进行景观质量评审。2013年12月19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发出公告,批准山东沂蒙山旅游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4年1月6日,国家旅游局进行了授牌。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通常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沂蒙山旅游区从提出创建到创建成功,用时不到两年,创造了“沂蒙山速度”。

      沂山景区成为潍坊第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解决了潍坊旅游有群山无高峰的问题,但临朐旅游人在兴奋之余也保持着冷静。创“5A”不是目的,通过创“5A”提升全县旅游品质才是根本。与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临朐旅游在景区服务质量、宣传营销、旅游配套设施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关键要巩固并扩大创建成果,让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名副其实。

      李瑜介绍,创“5A”的成功把全县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县委、县政府在连续实施“旅游调研年”、“旅游推进年”、“旅游提升年”之后,将2014年定为“旅游突破年”,以沂蒙山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以三山(沂山、石门坊、嵩山)、两园(老龙湾公园、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一谷(神牛谷)为核心,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思路决定出路。我们相信,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字招牌的推动,有临朐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临朐人的共同努力下,临朐旅游一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王萍)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旅游资讯:0539-3100789-8015 旅游邮箱:lydzwly@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