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比赛结束后,周亚君再次跑到主裁判李海河身边大声呼喝,随后连唐尧东也很少见地跟裁判理论——上周一前往中国足协的申诉看来并没有让建业队的竞争环境有所改变。如果说在济南输球尚在意料之中的话,那么输球的方式确实有点儿古怪:对方所进的两个球全都存在争议。
两难之下的选择
多位伤员的存在,鲁能强大的实力以及接踵而至的一周双赛,其实让唐尧东在赛前就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如果客场和鲁能硬拼,取胜或者拿分的可能性一样很小,却有可能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于建业队而言,真正的“生死战”还是本周三主场对哈尔滨毅腾的比赛,那才是不全取三分就全无退路。
虽然赛后唐尧东表示:“和冠军级别的球队交手,我们没有资本保留实力。”但事实上,从首发阵容到赛中调整,不能不说他确实是在“往前看”:除了谭望嵩在家休养之外,买提江和尹鸿博这两位以往的主力昨天都没进入首发阵容,老唐将肖智放到了左前卫位置上;而在下半场进行了不到20分钟,他就用尹鸿博换下了徐洋,随后又用毕津浩换下了强力中锋约翰逊,李志南换下了黄希扬,一来绝大多数主力球员都得到了上场的“热身”机会,二来也不至于过度疲劳,这至少可以保证周三都有很好的状态。
当然,本场比赛输球的过程确实有些意外,而至于准备下一场比赛的效果如何,还有待实战来检验。
两个争议的判罚
按照老唐的计划,上半场先以防守为主,在下半场后半段再陆续派上中坚力量和对手一搏。毕竟鲁能上周三才打过一场高强度的亚冠联赛,体能会在最后出现问题。
应该说计划在实施的前半段还可以说是很成功的,虽然整个上半场建业队很少能进入对方前场,在场面上显得极为被动,但防守却也是忙而不乱,鲁能的多次进攻都无功而返。这场面不禁让人想起了主场对上海上港的那场比赛 ,也让不少到济南现场看球的河南球迷有了更多期待。
“队员是很坚决地贯彻了教练组的赛前安排的,如果下半场到20分钟以后比分还是没有改变的话,结果就很难说了。但是,点球,打断了我们的部署。”唐尧东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特意在“点球”二字上加了重音。显然,碍于“主教练不得评论裁判”的规定,他不能直接指责裁判,但对判罚的不满是完全能感受到的。
事情发生在第51分钟,当时对方的10号洛维在禁区线上被桑科绊倒,主裁判李海河很干脆地判罚了点球。这引起了建业队员的强烈不满,因为他们认为犯规地点是在禁区线外。队长周亚君还因为长时间地向裁判申诉,而吃到了一张黄牌。
这个判罚除了让山东鲁能轻松取得领先之外,更重要的是破了建业队的心气儿,还有心态。对于一心一意做防守的队伍来讲,一旦失球,往往意味着溃败。果然,此后的建业队进攻没有起色,但防守却越发被动。
15分钟之后,周亚君在后场一脚漫不经心地传球,打在了鲁能外援阿洛伊西奥身上,后者随即横传,洛维打轻松打进空门,把比分改写成了2:0。失球后周亚君再度冲向主裁判李海河,认为阿洛伊西奥是手球在先。而事后看录像回放,当时阿洛伊西奥确实是手球犯规,这是一个误判。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当时那种并无人紧逼的情况下,周亚君有无数种传球选择,但他偏偏选择了最不应该的做法,从而给了对方机会。与其“出了事儿”之后再去找裁判,不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很显然,之前的那个点球和黄牌,对周亚君的影响显然没有很快消退,这,确实不是一个成熟的职业球员所为。
最后的一抹亮色
裁判终场哨响起的前一刻,替补上场的韩国外援李志南为建业队打进了一个球。虽然对结果没有任何影响,但仔细研究和品味这个进球的话,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唐尧东赛后所说的“我们取得了第一个客场进球”。
李志南是在第76分钟作为后腰顶替黄希扬出场的,之前这个韩国外援只是作为中后卫在首场同恒大的比赛中出场后就一直处于养伤状态。昨天的这个进球,李志南是在拿球后晃过对方的防守队员,而且把门将王大雷晃倒之后把皮球送入鲁能大门的。这个因为平时太过沉默而被队友认为“太闷”的韩国人,这个时候却显示出了其他建业球员难得的冷静——这个进球也更让之前尹鸿博的那脚击中门柱的射门倍显遗憾,其实论难度,小尹的那次机会并不高于李志南。无意当中,李志南也向唐尧东展示了他进攻上的才能。
对于李志南的这个“无关紧要”的进球,鲁能队主教练库卡在赛后反应出乎意料的大:“我绝不能允许我们在随后时刻因为自己的松懈而丢球”——志在取代恒大成为中超冠军的库卡是敏锐地感觉到了球队所存在的问题,类似的松懈如果出现在更关键的战役中,胜者就很可能不再是鲁能。而事实上,即便是在0∶2落后之后,建业队反而迎来了更多的机会——鲁能的“亚冠后遗症”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发作的。可惜的是,既没有对此有足够的准备,也没有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
迄今为止,建业队在客场输掉了三场球,而昨天这一场则是最不该输的:如果能更自信一些,如果能对对手的状况把握得更准确一些,如果比赛态度更坚决一些,如果心态能更平稳一些,那么意外之喜也并非没有可能。可惜,现在一切都只能是“如果”,反倒把自己逼到了下一场对哈尔滨毅腾非胜不可的悬崖边上……(郑州晚报首席记者 郭韬略 济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