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看过女足比赛了?有多久没听过女足的消息了?绝大多数人都会汗颜:久得实在记不清了。如果把这个问题改成“有你认识的女孩在踢球吗”,恐怕汗颜都不够了,得用网络语言“暴汗”。
在这样一片认知的荒漠中,中国U20女足开始了世界杯之旅。1:1平巴西,巴西球员在被动挨打中频频倒地抽筋;5:5平德国,德国球员苦恼地发现对手顽强到不可战胜。让人心酸的是,女足队员事后自嘲:不踢得荡气回肠,哪还有人问津?
刚有了点激情重燃的苗头,0:3不敌美国小组出局的残酷现实,就在昨晨来袭。小花们,终究没能在“怒放”的期待中蜕变成“铿锵玫瑰”,只能继续接受“静悄悄开”的命运。 扬子晚报记者 张 昊
羞比 数百人跟数万人的差距
球员出身的天津人王军是这支U-20女足的主教练,他在赛后慨叹:“女足的困难和现状没法回避,即使这个年龄段就这300多个孩子可选,我们也能让她们得到很好的发展。”
王军积极的态度掩盖不了一个尴尬的现实——U-20女足国家队的选材面,只有不到400人。对比一下德国、美国、巴西这些世界女子足坛的劲旅,我们的选材面就窄到让人窘迫甚至可以说令人无语的地步。因为,无论德国、美国还是巴西,他们的女足人口基数都要以万来计量,同年龄段的选材面比中国要广几十倍。
来看看一组数据:德国队2003年、2007年连夺两届世界杯,德国足协2007年宣称,德国有65万女性参与到有组织的足球运动中,现在,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的女足人口基数已经过百万;美国队,2次世界杯冠军和4次奥运会冠军得主,据美国足协透露,美国踢球的女孩子超过500万,绝大部分都在学校里;我们的邻居日本,2010年度登记在册的女足球队就达到1226支,各类女足队员25278人,而他们真正的女足人口,在日本女足夺得2011年世界杯冠军和2012年奥运会亚军后,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
中国足协近几年都没有公布女足球员注册人数,但据悉,2007年女足注册球员仅为4000人。近年来,这个数字又大幅下降,估计只有2000人左右。
点评:
在足球发达国家,足球的发展遵循“人们喜好——成为某种生活方式——成立联赛——推动职业化——有利可图”的渐进规律;在中国,足球的发展走的是“(为)提升形象重视足球——专业化(发现不行)——(转而)职业化搞联赛——(慨叹)没有足球人口”。为什么没有足球人口,诸君请自思量,无需笔者赘言。
羞言 数千元跟数百万的鸿沟
在商品经济社会,谈什么自然都离不开一个“钱”字,而把足球当作职业,说白了也就是当做“饭碗”的人,更不能不考虑行业前景、眼前收入。
都说女足穷,究竟穷到了什么地步呢?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陕西、河南和河北女足一两千的工资很普遍,发展较好的江苏和上海等地,一线队的平均工资也才四五千元,这么点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都难,对运动员的家庭来说更难有吸引力。
钱少点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均”,而且是严重的“不均”——以男足球员来说,年薪动辄以百万计,豪门球队一场比赛的赢球奖抵得上甚至远超女足队员一年的收入。对比如此鲜明和强烈,你觉得一个女孩儿愿不愿意将足球纳入自己的职业规划?
点评:
成绩很重要,没有成绩就没有关注度。跟女足比,男足的成绩其实还远远不如,可男女足联赛的发展却天差地别。换句话说,事在人为——女足运动虽然在观赏性上跟男足比有很大的缺陷,但女足的职业化、联赛的推广,其实还有很多可以作为的空间。没有好的职业“钱”景,当然不能吸引更多的女孩来踢球。